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沈周写生花鸟画艺术特征与创作观念探究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09-10 08:552900
沈周写生花鸟画艺术特征与创作观念探究 ——以《写生图册》为例摘要:明代画家沈周是明四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文人水墨山水画与花鸟画领域颇有建树。从早期雄伟壮阔的山水绘画到晚期 充满灵动、鲜活的花鸟绘画,沈周的绘画风格历经了从追求外在形式向内在精神风格的转变过程,其创作的《写生图册》作品一改往 日恢宏气势,以简约、生动的花卉植物、家禽海鲜等物象作为其画面...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三、沈周写生花鸟画创作观念分析

沈周写生花鸟画在整体创作观念上 推崇表现物体的生生不息的气韵,将活态 性、生动性、能反映对象个性特征的内容通过特殊的方式在画面中进行传递。《写 生图册》中主要描绘的花鸟画内容可以 归类为植物和动物两类,这两种不同类别 的生活物象在沈周的个人艺术创作感悟中 有着不同的理解,植物类别的写生物象主 要在于表现植物不同组成部分的质感与肌 理,动物类别的写生物象主要在于抓住描 摹对象的特殊形态与能反映动物灵性特征 的结构与神态。 

1植物 

沈周《写生图册》中描绘的植物类 别有草本植物和藤蔓类植物,它们在植 物特征上有着鲜明的区别,画幅中同一种 植物的枝叶与花朵在质感与肌理的表现过 程中也存在差异化。他画植物、花卉类题 材主要崇尚的观念是不同的植物组成部分 需要用能够贴合植物肌理特征的笔法或者 烘托方式去最大限度地表现植物的品质特 征,如玉兰花中洁白、柔软的花朵与干瘪 瘪的树干的差别化塑造就真实再现了自然 世界中玉兰的主要形态特征,这种处理方 式主要是为了烘托玉兰花冰清玉洁的高贵 品格。

又如鸡冠花的花朵上斑驳沧桑的肌 理是以山水中的皴法进行表达的,但在鸡 冠花整个花朵部分的处理中又出现了浓淡 层面的对比,靠近枝干处的花朵结构的颜 色要比花头颜色淡,浓淡的处理方式也是 为了区分鸡冠花结构中不同部分的肌理特 征。

此外,对现实场景中的物象取舍也决 定了画面最终的视觉效果,如葡萄这幅作 品中展示了一根藤蔓、一串葡萄和两处葡 萄叶,沈周在写生场景中所见的肯定不止 这一串葡萄,他选取描绘这一串葡萄是因 为这串葡萄的生长态势更加符合他创作入 画的要求,用以突出藤蔓植物遒劲、蜿蜒 生长却富有厚重内在生命力的特点。 

2.动物 

沈周《写生图册》中描绘的动物主 要以生活中常见的家禽为主,动物的特征 表现更加考验创作者对于活态性与动态性 的把握。沈周在描绘活态的动物类别时所 推崇的创作观念即抓取最为生动传神的动 作神态进行表现。动物由于在生活空间中的动作幅度和活动都不受控制,所以在描 摹难度上要大于植物,因此选择特殊视角 与特殊动作形态的动物入画是成就优秀画 作的关键所在。

如沈周所画的母鸡,这只 母鸡低头凝视着土地,似乎要寻找食物一 样,这一场景的选取与表现更能与观赏者 在生活情境层面产生共鸣。又如所绘的毛 驴,四肢的区别刻画使这头驴抬腿的动态 性特征更为明显,同时毛发上颜色的深浅 也将毛驴的体积感与空间感表现得淋漓 尽致。 

结语

明代沈周创作的《写生图册》是衔 接明清两代文人花鸟画发展的关键性画 作,[4]在花鸟画题材领域中开创了自己独 特的艺术风格,也形成了写生花鸟画的创 作观念。沈周的写生花鸟画作品着重表现 了他对于生活之物的生动、气韵的理解, 传统人物画作品中追求人物生动、气韵生 动的要求与标准被沈周运用于花鸟画的写 生创作之中,以往花鸟画作品只追求画面 所绘植物、动物与真实之物的相像,而未 讲求将物象的“活的生命力”进行传神塑 造和表现。 

沈周在花鸟画写生创作层面表达了 对于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的阐释与理 解,其写生花鸟画创作观念是奠定后期 文人花鸟画复兴与发展的实践与理论基 础。[5]“观物之生”作为图册前副页的题 目非常鲜明地概括了沈周写生图的艺术创 作特征,即着重表现物体的生动、生灵、 生命等动态性和活态性的层面。同时,这 与前人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 着异曲同工之妙。

师造化是与外部世界的 互动,需要创作者通过绘画这种艺术载体 呈现出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世界的契合。 “外师造化”的概念最早是指涉山水画创 作,而沈周的《写生图册》题字中的“观 物”概念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外师造化” 的艺术实践方式,而创作者所观看的正是 “物之生”,也就是说观看与描绘的核心 观念是生动、生灵,是生动的抽象性精神 内涵,沈周在写生花鸟画中积累的观物经验对后世花鸟画创作者有着重要的借鉴价 值与意义。 

注释

[1]侯林含,《沈周〈观物之生写生 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第1-2页。 [2]袁诏明,《观物之生——沈周花 鸟画观物理念与风格研究》,湖北美术学 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15-17页。 [3]翟薇,《从马远和夏圭的作品分 析中国画中的“留白”》,《新美域》,2022年第2期。 [4]王洪涛,《吴门F4:始于沈周,成于 文徵明》,《艺术品鉴》,2023年第13期。 [5]徐婉迪,《吴门画派的文人画风 格——以沈周为例》,《参花(上)》, 2020年第5期。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enZhouXieShengHuaNiaoHuaYiShuTeZhengYuChuangZuoGuanNianTanJiu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