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赤子心 旷世才 率性诗_读《白蕉诗词集》

书画艺术网书画文学2025-09-25 08:561870
二 如果真心理解白蕉,当然会理解诗在他心中的 分量。中国文化有诗骚传统,“不学诗,无以言”。 诗首先来于感发,感于时事,则言志;感于人文, 则缘情。志向高洁,涉事成诗,大之“在祀与戎”, 小之举手投足中,有诗。感情丰沛,触目成诗,内 之人伦爱欲,外之宇宙万有中,有诗。“词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一曰纯真,一 曰敏感;纯...

二 

如果真心理解白蕉,当然会理解诗在他心中的 分量。中国文化有诗骚传统,“不学诗,无以言”。 诗首先来于感发,感于时事,则言志;感于人文, 则缘情。志向高洁,涉事成诗,大之“在祀与戎”, 小之举手投足中,有诗。感情丰沛,触目成诗,内 之人伦爱欲,外之宇宙万有中,有诗。“词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一曰纯真,一 曰敏感;纯真则持正,敏感则多情。

赤子心 旷世才 率性诗_读《白蕉诗词集》 白蕉诗词集 白蕉书法 第1张

《白蕉诗词集》书影

“人之所以异 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娑婆世界, 因为正义,因为情感,人生就有意思起来,否则, 生物学意义上的生老病死,除了物种延续之外,实 在无趣乏味。因而有些君子、有些赤子,格外纯粹 而多情,又天生异禀,作出锦绣篇章,万口传诵, 感人深至,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不觉也嗟叹之、 咏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就是诗人的价值。

而白蕉,就是一个纯真的人、一个敏感的人、一个 才情卓荦的人,自弱冠至谢世,吟咏不辍。诗里, 有最真实、最细腻的白蕉。“言,心声也;书,心 画也”,诗书画皆以写心,而诗更直接,也更无微 不至,或径直说,诗就是心,书画是诗的另一种示现。 诗发于心性而成于才情。“人心之不同,如其 面焉”,有以诗炫学者,僻典冷字,诘屈聱牙;有 以诗交游者,蚁聚蜂屯,言不及义;有以诗献媚者, 颂圣传统,源远流长;有以诗自慰者,饾饤獭祭, 顾影自怜,心不正,则诗不可读。

而“天之生材不齐”, 生拼硬凑,东拉西扯,捉襟见肘,声嘶力竭,大抵 资质愚劣,腹笥瘠薄,本非香菱,难为湘黛,才不副, 则诗亦不可读。严沧浪曰:“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便是正人君子,学富五车, 也未必长于诗,奈何。 

我认为白蕉的诗,胸次高而气息正,敢怒敢言, 敢爱敢恨,不故作大言,不甜腻,不炫学,不强作, 必有感而发,必天才跃动,必直击人心,乃至吟诵 其数十、近百年前篇章,犹如面对那个玉树临风的 魏晋人物,听他划然长啸,令人唾壶击碎。过去, 书画家能诗者多矣,平心而论,才情如白蕉者盖无 二三焉。 

杜少陵之诗,称为诗史。盖以修齐治平为任, 一人之际遇,亦时代之印痕。白蕉自弱冠发表诗歌, 诗人之身世,亦时代之缩影。 白蕉的花季、雨季,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 喜写新诗。爱情是诗的第一动力,伊人赠以白蕉, 即以“白蕉”为名,而且新诗结集也名之“白蕉”。 

《白蕉》诗集,为 19 岁到 21 岁所作,写的是爱、 生命和烦恼,风格热烈而直接。谁都年轻过、钟情 过,最初的悸动,最纯洁也最可贵。“五四运动” 时期第一批诗人的作品,大多稚嫩,到白蕉这一代, 语言近于成熟。“我梦着我是一只白蝶,我飞到你 的怀里。你微笑地抚着我的额说:‘哥哥!你来得 正好!’”“来吧,我的爱宠!我好像吻着你的嘴唇。 生活该是在梦里的,让我们且沉醉,深深!”那一 代人的爱情,总是那么清澈,不沾一点尘土。

20 世纪 30 年代,内忧外患,国事日非。1932 年 1 月 28 日,上海事变。《悲愤诗四绝》之二:“边 危国乱尚为家,第宅连云莫漫夸。四面歌声连角起, 生悲无处哭中华。”1937 年 8 月,淞沪会战。《闻 嘉兴、苏州先后失守》:“豕蛇日荐食,戎马正仓皇。 水陆连吴越,兵戈接死亡。射雕竟无手,引虎似闻伥。 痛忆苏嘉路,曾传是国防。”悲慨之中,大义凛然。 正是“男儿报国岂为家,卧薪早觅中华魂”。《悲 鸿作乔松为题》:“莽莽乾坤落落胸,坚贞千尺郁 长松。

铁肩要负兴亡责,文弱羞为陆士龙。”报国之心, 跃然纸上。抗战期间,言及时事,莫不悲愤交并, 诗亦沉郁顿挫。《下乡道中近句,示粪翁、蝶野、午昌、 叔范、小山诸子》:“三岁蓬蒿长,重来此旧邦。 残村入飞雉,荒岸走惊尨。惨恻谈兵火,忧危说战降。 可怜天下士,禁得泪成双。”黍离之感,催人泪下。

 而《喜闻顽寇乞降,一跃而起,遂至酩酊》:“宿 恨繁忧一例删,八年心事判忠奸。用兵自古传奇正, 义战于今荡海山。忽看秋容增老圃,从教春意满衰颜。 谁怜师曲终衔璧,三岛波涛异世阛。”读来似老杜《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顽寇虽驱,国难未已,殊条共树, 兄弟阋墙。

《锋镝》云:“锋镝余生幸得全,休疑 九载陷腥膻。小民泪尽甑无火,南望金陵又二年。”此间白蕉诗有透过烽烟的史识,读者依次披读,自 有会心。白蕉对黑暗的旧社会失望已极,拍案痛骂, 曾不顾“温柔敦厚”,所以,对新社会寄予无限的 希望和热情。 鼎革后,白蕉言时事之诗,风格丕变。1950 年作《题四十年来之北京应子曰社》:“前五千年 几独夫,峨峨宫阙帝皇都。

来时经济新方向,去日 风云老贾胡。马列斯毛开历史,工农兵学赞良谟。 一边倒更无疑问,遍插红旗指地图。”1956 年所 作《欢呼上海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保证书 高有几抬,动人讲话逐人来。烟迷大厦欢成海,鼓 掌情深作阵雷”之句。白蕉有满腔热血、无限深情, 在当时,这些诗是“发自肺腑”的。

即便此后的岁 月受尽磨难,其一颗红心,却从未动摇。“古今空 此例,歌颂要千篇”“共歌党是恩人”“无穷意, 感关心是党”“为民立极四卷,补课要深功”“放 眼江山煊烂,到耳新闻兴奋,遍地是英雄。领导全 凭党,歌颂满寰中”等语,时代感十足。大抵 1965 年之后,白蕉略无诗词,老了,病了,写不动了。 “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人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旨哉斯言,诗亦如是。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iZiXinKuangShiCaiLvXingShiDuBaiJiaoShiCiJi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