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宋代山水卷轴《春社醉归图》中醉归的图像隐喻与创作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09-08 09:353290
摘要:《春社醉归图》是一幅表现民间春社习俗主题的山水卷轴画。画卷中不仅描绘了春社结束后,行走在乡间田野醉酒归来的村 民,还深入刻画了乡村中生活与劳作的人家,展现了春季美好、幸福的乡村生活场景。本文探讨了以“春社”立意入画的内在民俗逻 辑和春社习俗场景再现中图像的选择性表达,认为“醉归者”的图像表现揭示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对农耕事宜的重视,“春社醉酒” 是...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结语

《春社醉归图》是古代乡村民俗生 活图像的记录与表达,春社祭祀是以人、 土地、神明之间在特定时间节点的生活实 践,反映了在农耕时期人们处理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时选择的一种特有的行为方 式。“春社醉归”的图像立意与表现,一 方面说明宋代的“春社”应该是比较重要 且场面浩大的活动,其次基于创作者为官 的特殊身份,该卷轴画有着核心的鉴赏对 象,即宋代统治阶级,画面内容涵盖了从 “五谷丰登”转化为“国泰民安”的内在 图像解释逻辑。乡村百姓通过春社祭祀祈 求农耕事宜的顺利开展,其目的是为了能 实现五谷丰登,解决日常的温饱问题。

宋代山水卷轴《春社醉归图》中醉归的图像隐喻与创作 春社醉归图 春社 第1张

图6 醉归(第六处)

而 对统治阶级来讲,只有百姓的温饱问题解 决了,生活富裕且悠闲自得,才能真正实 现国泰民安。画卷中出现的“醉酒者”是 村民个体自我陶醉之举,其终极目的是通 过“丑化自己”的行为方式来娱乐神明, 娱乐百姓,让乡村百姓在春社祭祀活动中 感受到宴饮狂欢所带来的热闹、欢快的节 俗气氛,传递出中国农耕时期乡村社会的 淳朴民风和乡村百姓对庄稼丰收的朴素、 诚挚心愿。 

注释

[1][2]李懿,《宋代社日诗的村野精 神与文化意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 1期。 

[3]参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数位典藏网 

[4]熊浚,《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 代形态——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华中 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第36— 37页。 

[5]同上,第37页。 

[6]《关于立春的民间习俗》,《甘 肃农业》,2015年第3期。 

[7]俞水生,《乡村的狂欢节——社 日》,《寻根》,2015年第2期。 

[8]参见,郑倩文,Drunken Village Elder or Scholar-Recluse? The Ox-Rider and Its Meanings in Song Paintings of “Returning Home Drunk”. 

[9]雷涵,《南宋〈田畯醉归图〉研 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年,第38—40页。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unSheZuiGuiTuZhongZuiGuiDeTuXiangYinYuYuChuangZuo_4.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