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论
钱选的山水创作中存在一个“山居”母题,《浮 玉山居图》参与了历史上山居图式的传承与发展,且 很有可能是对生纸媒介做出的笔墨实践。同时,《浮玉山居图》应是画与隐逸诗人方干,亦是画与钱选自 己的隐逸之志,其所揭示的是钱选隐逸主题的创作 中,存在着以文人典故与文本材料为意象参照,以山 居母题为具体表现形式,并包含了其对“于法度中出 新意”的笔墨探索这一意义系统的作用机制。
这一创 作实际上体现了钱选对自己隐逸选择的确认和精神慰 藉,通过描绘方干的隐逸典故,他不仅致敬了古代文 人精神,更是对当下处境的一种精神超越,代表了 “元初画家对隐逸的践行和向往”这一时代特征。
注释
[1]杨亮:《钱选〈浮玉山居图〉所钤“封”字印归属 考——兼论清初鉴藏家耿嘉祚、索额图的鉴藏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2期,第103—110页。
[2][11][19]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凤凰出版社1998 年版,第320、389、311页。
[3]钱选生卒年不详,故宫博物院仅写其主要活动在 13世纪中后期至14世纪初,台北故宫博物院则将其定 为约1235年—1307年前,另有1239年—1302年、1239 年—1299年等说法。本文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生卒年 为主要参照。南宋灭国时间为1279年,元朝廷征召南 宋遗民出仕当不早于南宋灭国。因此,“招隐”一事 应不早于钱选四十岁。
[4][31](元)赵孟頫撰,钱伟彊点校:《赵孟頫集》,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431页。
[5]启功:《戾家考——谈绘画史上的一个问题》, 《文物》1963年第4期,第44—47页;万青力:《由 “士夫画”到“文人画”——钱选“戾家画”说简 论》,《美术研究》2003年第3期,第44—47页。
[6](清)顾嗣立辑:《元诗选二集》,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85页。
[7](元)夏文彦撰:《图绘宝鉴》,商务印书馆1934 年版,第83页。
[8]樊波:《宋代文人画思潮和李公麟人物画的审美取 向》,《荣宝斋》2006年第4期,第55—56页。
[9]史晨曦:《赵伯驹画风的嬗变与定型》,《美术》 2020年第10期,第118页。
[10]《画史会要》卷一提到黄筌“花竹师滕昌佑”, 《图绘宝鉴》说赵昌“初师滕昌祐”;蔡襄题徐崇嗣《没骨图》提到“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效 之也”,徐崇嗣为徐熙之子。由此可推,赵昌与黄 筌、徐熙在绘画技法与笔墨形式上应各有渊源。
[12][44]李永强:《从工细绚丽的南宋院体到率意简淡 的文人画风——钱选花鸟画风格的嬗变》,《大匠之 门》2021年总第31期,第23页。
[13](清)永瑢、(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 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66页。
[14][25][40][42](明)詹景凤撰,刘九庵标点,刘凯 整理:《东图玄览》,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版,第 173、83、49,104、17,49—50,49—50页。
[15](清)王原祁、(清)孙岳颁等纂辑:《佩文斋 书画谱》卷八十五历代名人画跋五,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内府刻本,第8140页。
[16](清)莫友芝撰,张剑点校:《郘亭书画经眼 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8—250、361页。
[17][41](明)汪珂玉撰:《珊瑚网》卷31,钦定四库 全书子部八,第92,62页。
[18][27][33][46]杨镰主编:《全元诗》,中华书局 2013年版,第227、41、33,243、249,33,495页。
[20](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王恽全集 汇校》,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652页。
[21]“江南画”最初出现在南唐,是指以江南山水景色 和风土人情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南唐山水画”。之后被 沈括、米芾等人逐渐建构为以董源、巨然为代表,表现 江南山水湿润秀美特色的绘画传统。技法上善用披麻 皴、点子皴,色彩清淡,追求“平淡天真”的审美境 界,体现了江南文人温润内敛的文化品格,与北派山 水的雄浑壮阔形成对比。此概念的相关研究参见谢稚 柳《董源、巨然与江南画》、彭莱《南唐山水与“江南 画”》、吴振《“江南画”与董源的渊源考论》、吴湘 《“江南传统”的形成与董源地位的奠立》等文章。
[22]孙明材:《宋末元初文人钱选诗文补辑》,《兰 州学刊》2011年第7期,第131—134页。
[23]连冕:《〈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 校》,三秦出版社2017年版,第657页。
[24]余绍宋撰,戴家妙、石连坤点校:《书画书录解 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488页。
[26][38][43]张小庄、陈期凡编著:《明代笔记日记绘 画史料汇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版,第414、478、564页。
[28][45](明)郁逢庆撰,赵阳阳点校:《郁氏书画题 跋记》,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版,第562页。
[29][53][55]王群栗点校:《宣和画谱》,浙江人民美 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225、82、81页。
[30][50](宋)米芾撰,燕永成整理:《画史》,大象 出版社2019年版,第175、185,174页。
[32]此本目前真伪尚有争议,但从明代文献记载、名家 题跋、尺寸吻合度以及清晰的流传轨迹来看,《江干雪 意图》的基本可靠性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特别是汪 世清将其归为北宋仿本之精品,认为摹自全本后段的观 点具有一定权威性。因而本文将此本作为辅助资料。
[34](宋)赵希鹄撰,钟翀整理:《洞天清录》,大 象出版社2019年版,第254页。
[35]曾枣庄主编:《宋代序跋全编》,齐鲁书社2015 年版,第3510页。
[36](唐)张彦远撰、许逸民校笺:《历代名画记校 笺》,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352、435、500页。
[37](宋)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218页。
[39](元)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97页。
[47]本文认为早期的绘画作品应以同时期或相隔较近时期的文献记载为参考,因此唐宋时期的文献可信 度显然较高,故检索范围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 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宋代郭若虚《图像见 闻录》及《宣和画谱》等唐宋文献为主。
[48]《辋川图》原为清源寺壁画,清源寺由王维的辋 川别业所改,清源寺于晚唐坍塌,其壁上的《辋川 图》也随之损毁。
[49]张进、侯雅雯等编:《王维资料汇编》,中华书 局2014年版,第1480—1481页。
[51](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 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04页。
[52](宋)周密撰,杨瑞点校:《志雅堂杂钞》,浙 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
[54](宋)郭若虚撰,吴企明校注:《图画见闻 志》,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版,第68页。
[56](宋)周密撰,杨瑞点校:《过眼云烟录》,浙 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15页。
[57]《全元诗》记载了金固《题钱舜举山居图》一诗, 但此诗并未出现在目前已知的其他《山居图》上,故 暂且将其视作是一件新发现且未存世的《山居图》。
[58]杨东谕:《玄英隐所与方天瑞——〈浮玉山居 图〉创作目的与内容再考》,《艺术探索》2024年第2 期,12—19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FuYuShanJuTuFengGeLaiYuanYuYinYiZhuTiZaiKao_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