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作品意识

对线条的质量、品质、和它的内涵的追问是永无止 境的。没有高质量的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线条,所有的 都是白干。你这个人,我们管你丑与漂亮,我们管你是 高还是矮,首先要是活的,这是判断的最低线。也就是 说,只要有生命力,你比所有的都高。艺术就是要有生 命力,现在很多人不懂艺术,对僵尸还顶礼膜拜。不管 小楷也好,大楷也好,行书也好,所有的东西,价值的 原点就是具有生命力,也就是说你的笔墨是你生命的符 号,这是书法艺术永恒的价值。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砖 上的刻画符都能够被感动呢?刻的人没有挂碍,就是那 种洒脱,没有刻意去刻字的那种状态。

洪厚甜 行书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则 42cm×36cm

为什么我提出大 家要有足够的量?为什么又要忘掉毛笔?为什么要一定 在一个点上的重复训练?我反复说过的临帖三要素:局 部、分析、重复。只有局部才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你不 从局部着手,一头牛你要一口吞下去吗?不是说必须从 上面或者下面着手,你可以从字帖的最后开始学习,也 可以从字帖的一半开始学习,但前提是一定要有对局部 的观照。哪一个字你喜欢,哪一个字让你感动,哪一个 字你看到后特别有感觉,你就从哪个字开始。你对一组 形态的点画有感觉,你就把这种形态的字都临出来。

 结构也可以做局部,章法也可以做局部,不要以 为局部就是点画的细节。只要是训练,就是在细节上去 做,没有这个意识就不要谈什么学术研究。相对于局 部,整体才有意义,没有对局部意义的观照,整体就是 模糊的。作为一个书法艺术家,就是用线条在纸上完成书写,分割空间,在完成线条和字形书写的同时布局 整体。就怕只盯住字是什么状态,而没有作品的意识, 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下笔。写楷书离纸的边角多远是比 较恰当?要让它这种常态有所改变,是不是要去做一个 让它离边更远一点的?我书写的那个《洛神赋》,如果 是不懂的人,把我那个字在画面上撑满一点,那个字还 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一打开,感觉就不一样,那个册页 一打开后所有的字都浓缩在中间,四周的白还有,字的 文气一下就出来了。我不去耍那些花样,如果我书写的 《洛神赋》,放在那儿读起来有点感受、有点感觉、有 点感想。

洪厚甜 行书对联 139cm×22cm×2 2019年

我再用朱砂在旁边做一点儿眉批点缀一下,这 个眉批有纵向的、有横向的,有满的、有散的,你说这 本册页拿出来是什么感觉?哪怕我写的还有进步,写的 更古朴,但是没有那个章法,没有那个空间感就没用。 所以在临帖的时候,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每一种状态你 们都要对它去进行可能性探索,这个时候对人的要求就 高了。也就是说你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又能够 有一个捕捉美的、创作美的意识。我们的笔墨在纸上只 专心把这个字写稳,但是你没有想过,字的不稳才是画 面上具有运动感的最重要的元素,你理解了稳的同时也 理解了不稳,还有稳和不稳之间的这些东西有没有呢? 除了章法上的东西,还有点画上的东西。稳的和不 稳的,动的和静的之间的这种状态你是不是留心过呢? 为什么我们要留心这个东西,因为留心了动、不动和动 与不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决定了点画与点画之间的 亲和力,因为有了动静的变化它就会有依附感。

如果我 只写一撇悬空,或者只写一捺悬空,你觉得这个点画它 是稳定的吗?如果一撇一捺靠在一块,稳了,这个是两 个动态构成的静态,它们之间有相生关系。不要用一个 概念的东西来取代现实的组合关系,尽管这两个“人” 都是一撇一捺,但是一个交接是实的,另一个交接是虚 的,你觉得它们是一样的吗?还有一个是半虚半实,这 一捺支撑在那一撇的头上、支撑在腰上、支撑在脚上能 一样吗?你看齐白石写“人”,它那个交接就在脚上, 大家都在做,你有没有对它进行观照?我们说加深对原 帖的领会和理解,第一是认清楚它本来的状态。

临帖既 要知道它的基本态,还要知道它的变量,为什么我强调 局部?局部所构成的整体、组合成的整体、映衬出的整 体,反过来说支撑整体的局部都要在你脑子里面。我想 说明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在点画之外的对空间的意识 建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对纸的空间的感觉。

你在做局 部、在做点画的时候,写得远和近、长和短、密和空, 如果不建立这个意识,不就在瞎混时间吗?先只关注纯 粹的局部,然后到了有其他元素的局部。所有的书写行 为都在纸上,那么你的高与低、深刻与肤浅,你的有魅 力与瞎搞都在纸上体现出来。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