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从“线走丰姿”明清书法展看明清书法流变大势

书画艺术网书画市场2025-09-15 16:20380
结论本文基于展览得出如下几条结论。 其一,从物质层面看,由明代前期至清代后期,书法作品中立轴 的比例逐渐增高,手卷、册页的比例逐渐降低;书写材料由以熟宣纸 为主,转变为以生宣纸为主;书写工具由硬毫笔为主,转变为以羊 毫笔为主。 其二,从艺术层面看,由明代前期至清代后期,书法所用的字 体,由楷书、行书、草书占据绝大多数,逐渐变为隶书、篆书也占有...

结论

本文基于展览得出如下几条结论。 其一,从物质层面看,由明代前期至清代后期,书法作品中立轴 的比例逐渐增高,手卷、册页的比例逐渐降低;书写材料由以熟宣纸 为主,转变为以生宣纸为主;书写工具由硬毫笔为主,转变为以羊 毫笔为主。 其二,从艺术层面看,由明代前期至清代后期,书法所用的字 体,由楷书、行书、草书占据绝大多数,逐渐变为隶书、篆书也占有 相当比例;作品的平均字号随之增大;审美取向上,整体上从柔美 转向刚健,从秀逸转向雄强,由精致转向古拙,从内敛转向外张。 其三,明清书法流变的本质,是书法作品越来越多地承担向第 三方展示的功能。

从“线走丰姿”明清书法展看明清书法流变大势 明清书法 第1张

[明]黄道周 行书临王羲之《誓墓文》卷 28cm×297cm 绢本 崇祯丙子(1636) 天津博物馆

以上种种具体的改变,都是基于功能上的转变而 产生的。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天津博物馆藏明清书法作品以 全面、系统著称,这次“线走丰姿”展览也尽量彰显主流、囊括各 家,但限于体量,难免挂一漏万。本文结论基于“线走丰姿”展得 出,虽有《中国法书全集》等权威书法史料参证,但仍难免局限。

其 错漏失当之处,尚祈方家不吝教正。 事实上,本文的主要目的只是提供一个宏观的思路和角度,没 有解决的疑难问题远比已经解决的问题更多。比如,由明至清,书 法的功能为什么会改变呢?为什么会逐渐由“私域”走向“公域”? 又比如,在功能转变的内在驱动下,这些物质层面和艺术层面的转 变机制和路径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还需要更加精细 化的研究。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xzfzmqsfzkmqsflbds_4.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