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从西方的性爱绘画浅说情爱

从西方的性爱绘画浅说情爱      从人类有文化以后,人们总是描写不完对男女的爱,无论是原始的性爱,还是纯粹精神的爱,永远是一大主题。在美术作品里也是,从15世纪开始的西...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21 0 4170
 从西方的性爱绘画浅说情爱

书法的脚步--隔代的议论

书法的脚步 ----隔代的议论     对于书法,没有过多的评价,只不过偶然想起了几个人。  强调一下,不是太简单,他们几位的声誉很高,名气也很大。 ...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08 0 1375
书法的脚步--隔代的议论

论书法中的“气”

论书法中的“气”      一友,擅书。  据说获过很高级别的奖,但总也未见其真迹。  终于,于一偶然机会里,得睹。 &...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04 0 2297
论书法中的“气”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书法和书籍中的“书”都是指汉字。(尽管现代书法派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实践上也逐渐得到书法界的承认,但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以汉字为基本载...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01 0 1877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论书法

在中国书法界谈到宋代四大书家,都知道所谓的苏、黄、米、蔡四大家,而且知道所谓的“蔡”原本并非是“蔡襄”,而是宋代的大奸臣——蔡京!不过因为这家伙是一大奸大恶之人,人们不愿让他当宋代四大家之一罢了,这时道德的天平...
书画赏析 2017-06-18 13:58 0 1960
 论书法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一门的艺术,自古以来,都着眼于用神形兼备这一艺术审美原则,来鉴别书法的优劣,这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n...
书画赏析 2017-06-18 13:55 0 2345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书法的将来

书法的将来  (一)  记得我在小的时候,每每过年我都会看到爷爷帮别人写对联。也许认识书法算是从我看到爷爷写在那红色底纹对联上的“福”字开始的。然后我到了学龄。在书法课上...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46 0 2380
书法的将来

现代书法的返朴

 现代书法的返朴      (引)“守白方知黑可贵,能烦始悟简之真。”此乃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先生语也。书法由晋韵、唐法、宋意、明态之后,清朝就呈现出各大流派,无论...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41 0 3445
现代书法的返朴

视书法,必藐之

视书法,必藐之 ——兼谈“逢中必反”     余杰先生曾撰文痛诋书法,称书法是“文化摇头丸”,近来赵达功先生也(连续撰文)力陈书法为中国一大祸害。两位先生前后相继,均有翦除书法振兴...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35 0 2375
视书法,必藐之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当代中国的美学显得可笑而又肤浅,具体表现在:它越来越外在化了,逐渐变成了一种“外在的美学”:它日益失去其内在性,慢慢地远离或背叛了人类的心灵、精神与灵魂;慢慢地背离了一种“自然”...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25 0 1811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1949年7月2日,由全国文代会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后来,这个展览被确认为第一届全国美展。而五年举办一次全国美展在历史的发展中就成了一...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21 0 1592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在深圳银湖宾馆召开,此次论坛由孙振华先生和鲁虹先生共同担任学术主持,共有19位来自全国...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19 0 1172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小记画家吴鸿彰

认识吴鸿彰先生之前,先看到了他的画。 因为文字之缘,我常向张舫澜先生求教,隔三差五地到他家里去。他与吴鸿彰先生是小学时的同窗好友,而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张先生家中收藏了全国各地的许多书画家的墨宝,其...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13 0 2325
小记画家吴鸿彰

秦汉古印和“海右”与“琅左”

“海右盐丞”铜印(右下图为此印外观及印拓),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2厘米,印高1.9厘米,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起竖读为“海右盐丞”。 此印曾为晚清陈介祺收藏,陈氏《十钟山房印举》...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10 0 3221
秦汉古印和“海右”与“琅左”

水墨画不是中国画的主流(上)

近些年,水墨画在绘画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在各种中国画展览中也占大多数,在中国画教学中则不失为重点。笔者曾对100个人进行过调查。这100人中,包括画院的画家4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10人,市美协负责人1人...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07 0 3711
水墨画不是中国画的主流(上)

书中之“味”(下)

三、心灵情味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和体验。它没有清晰的特性,具有模糊性、自主性、隐秘性、随意性等特点,有着很强的内向特征和心灵品格。《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04 0 1737
书中之“味”(下)

书中之“味”(上)

“味”时常被用来表述艺术欣赏的一种感觉,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常见的评价便是“很有味道”。这属于一种“模糊语言”的审美判断。如何理解和领略书法作品中的“味”呢?笔者认为,可分成五个层次...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01 0 2122
书中之“味”(上)

象以齿毙 虎以骨亡

象以齿毙 虎以骨亡———对名帖消亡的一点看法 晋人书作,除一二件真迹(如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至今还得以存世外,别的真迹已杳无踪影,仅仅留有《兰亭序》等唐人摹临品传世。然而,既然还有唐摹珍品...
书画赏析 2017-06-17 18:56 0 2609
象以齿毙 虎以骨亡

“金陵虾王”伍建丰

伍建丰,号:人一,斋名:虾谱堂。湖南新化人,1955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协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在南京享有"金陵虾王"...
书画赏析 2017-06-17 17:33 0 2450
 “金陵虾王”伍建丰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