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书画市场造假十大手段 书画作伪自古有之。纵览中国书画史,收藏与作伪始终是相伴相生、形影不离的。书画作伪始自两晋,缘于当时涌现了一大批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书画名士如王羲之 等人,他们的书画一时成为人们竞相购藏与赏玩的对象,赝品也应运而生... 书画广角 2017-08-08 18:20 0 2125
书画鉴定不能拿“铁证”做学术研究的武器 有时候,书画鉴定就像法庭判定一桩案件一样,铁证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武器,所以在法庭上不管是被告或原告,如果举出对自己有利的铁证,基本上就胜券在握,这叫铁证如山。如果说起书画鉴定中的铁证,不外乎会想到材料、著录、题... 书画广角 2017-08-08 18:17 0 1686
浅刻艺术 浅刻,也称阴刻,属竹刻艺术范畴。而竹刻,又称竹雕或刻竹,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同时也是我国工艺美术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备受历代艺术家们的追捧。 源远流长 竹刻的历史源远流...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55 0 2802
国画装裱技法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高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54 0 1919
古画揭裱三忌用 ◇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 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51 0 2080
书画装裱的特式—手卷 手卷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亦称“长卷”或“图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手卷是书画作品中横幅比较长的形式,一般短的有一两米,...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49 0 3331
落款不可小觑 现在,书法作品的幅式比起魏晋时大,比起明清民国时也大,一直朝着大的方向发展,大到一堵墙,顶到梁上。幅式大,便于倾情,便于挥洒,但也消耗了更多的气力和笔墨,几幅下来已是精神恍惚,颇觉吃力。一个书法家在这样的过程中...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36 0 2176
刘京闻与他的书法创作 作为同窗道友,我对刘京闻的书法创作并不陌生。初次相见,他所赠送的一本薄薄的书法作品集,便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从集子中可见,他擅长行草,行晋人的路径(“二王”气息浓郁);结字用笔中规中矩,但透出较高的才气。&nbs...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19 0 2109
李广瑞及其书法印象 “认识”李广瑞先生,最初还是在报刊上。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未见过面。去年6月,我调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后不久,办公室通知我说,市政协副主席、书法家李广瑞要来馆里考察,让我接待。见面的机缘终于到了。此后,在馆...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13 0 5790
王穀祥行书《赠绍谷诗》 在文徵明的众多追随者中,王穀祥是让人陌生的一个。 王穀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穀祥为嘉靖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归家,屡召不出。中年之后,王穀祥便不肯执笔,故...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09 0 2513
如何提高当代草书的创作水平 草书本来是汉字的一种简便实用的快速写法。随着书写的不断演进、发展,草书凸显出越来越强的艺术性、可赏性。而且,其因寓情随性、书写洒脱灵动而获得了众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然而,千百年来,草书大家却寥若晨星、屈...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05 0 1921
几多“绝活”变“绝唱” 潮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主流派。潮绣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赛会、1923年的伦敦万国赛会上均夺得金奖;在清代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赛会上,唯有...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02 0 2019
疾者如脱徐者如待 蔡羽草书《书说卷》(上图为作品局部)为纸本,纵24.8厘米,横273.2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此卷为作者自抄论书之文,书法与书论俱佳。 蔡羽传世作品仅有几件,故而每一件都倍显珍贵。就目前所知,除了这件... 书画广角 2017-08-08 15:56 0 10629
非刀非笔亦刀亦笔 子承父业、门里出身又颇有建树的明代书法篆刻家文彭,是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在特殊的人文环境熏陶下,文彭以卓越的思想、超常的努力、不懈的追求,在中国书法篆刻史上异军突起,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碑。 ... 书画广角 2017-08-08 15:51 0 2588
读邓石如、黄士陵、韩天衡的同文印 如何面对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学艺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清代篆刻家邓石如、黄牧甫及当代印坛的韩天衡,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均采取了意与古会、食古化今的态度。有趣的是,他们都刻有“意与古会”印以明心志。 邓石如(17... 书画广角 2017-08-07 16:04 0 3086
小篆“省改”知是谁 篆书为古代书体之一。它有大、小之分。书法史上通常将秦代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代的篆书叫做小篆。大、小篆的根本区别在于小篆对大篆进行的“省改”。“省改”使小篆较大篆在形体笔画上省简,而字数增加。这一改变,在中国文... 书画广角 2017-08-07 16:00 0 4713
画家自画像 修军的版画《自刻像》(见附图)作于1957年,纸本,现藏广东美术馆。画面高26厘米、宽16厘米,描绘的是画家的上半身肖像。在这件以黑白为主要元素的作品上可以看到,画家把肩部以上的画面空间处理得以虚白为主,把肩部... 书画广角 2017-08-07 15:56 0 2673
阿日扎的小学生 《阿日扎的小学生》,是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于小冬的油画新作。展于2008年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是展厅中最为吸引观众驻足观赏的作品之一。 此作如国画之长卷,全画横向画成4幅,各幅亦可相对独立欣赏。这里... 书画广角 2017-08-07 15:53 0 2285
传统性 地域性 甘肃的丁尚德是一位主攻山水画、亦精花鸟画的国画家。他196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其后的四十多年里,无论担任甘肃省清水县文化局局长,还是担任甘肃省天水市群艺馆馆长,他都抽时间进行创作。他一手深向生活,一... 书画广角 2017-08-07 15:51 0 2844
明清篇(之二十七) 张裕钊无心鞍马战东西,有意莲池翰墨题。何处风华出悍笔,北朝碑版见端倪。【阐说】 北碑虽有隶意,实为楷体。真正将北派典型的楷法融入字里行间的,不过邓石如、张裕钊、赵之谦三家而已。 邓石如魏楷开... 书画广角 2017-08-07 15:48 0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