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人书”到“架上连环画”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小人书”,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曾经是数代人的童年文化记忆。时至今日,“小人书”的单调样式已不适合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数字化多媒体等展示方式的出现,给连环... 书画艺术 2018-09-27 20:25 0 2540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队伍 看到“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的参展作品时我是非常激动的,我们努力了十年,终于有了回报,参展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十年之最。连环画在延安时期就肩负着思想引导与传播的历史担当,在1949年后,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 书画广角 2018-09-27 20:23 0 2002
何日君再来 近日,朋友发来微信,图片上是重庆的小学生簇拥在“讲中国故事——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的作品前,聆听志愿者老师在细细地讲述《李清照》《竹林七贤》《狼牙山五壮士》等背后的故事,并让学生们发表对作品的理解和看法。这... 画里画外 2018-09-27 20:19 0 2719
蒙古国现当代绘画艺术 和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蒙古国的现当代绘画艺术作品,深深植根于蒙古高原文化和东方游牧文化。20世纪50年代起,蒙古国专业画家队伍逐渐壮大。在以往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多了“印象主义绘画”、“精神情感绘画”等新的创作... 书画广角 2018-09-27 17:47 0 3482
艺术设计抄袭案例倾向分析 是什么动力让高校设计专业领域抄袭事件屡禁不止?首先,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抄袭的成本非常低;其次,动力的内因是利字当头;最后,外因是高校体制的急功近利。 近年来,高校设计专业领域抄袭事件屡禁不止,而且... 书画天地 2018-09-26 22:02 0 2119
美术教学评价如何开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作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重视。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的规定,2016年,我国开展了首次面向... 书画广角 2018-09-26 21:59 0 2691
基础美术学习质量监测新动向 近年来,特别是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较快,但与此同时,学校美术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环节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教育部为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美术学科质量,20... 书画天地 2018-09-26 21:57 0 2448
看懂艺术展 还需做功课 学习看展是没有“天上掉馅饼”这回事的。只有学习艺术史与文化史,别无他途。 喜欢看艺术展的文艺青年有福了,今天中国的艺术展是前所未有的多。同时,文艺青年有难了,因为艺术展并不像电影,我们往往看不懂。其实... 书画史论 2018-09-26 19:52 0 2151
越地佛光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越地以包容的姿态接纳远来的异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融合,使佛教在浙江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佛教,尤以五代吴越为盛。吴越国钱氏诸王笃信三宝,自王室至民间,人心向善。迨入宋明,... 书画广角 2018-09-26 19:47 0 2614
当代艺术的当代性 目前,以“当代”命名的艺术展、艺术品拍卖、美术馆等越来越多,“当代”俨然成了一个和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活动相关的“先进”概念。因此,有不少业内专家、学者办班、研讨、著述来廓清关于当代艺术的概念。由此可见,人们对当代... 书画史论 2018-09-26 19:46 0 2336
水墨不只是一种材料 举凡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有过水墨体验的人,尤其是具备一定传统修养和水墨创作功力的艺术家,大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就中国画创作而言,水墨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材料。笔者注意到,把水墨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材料,或者将其纯粹当... 书画史论 2018-09-26 19:44 0 2015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作为国家美术馆,如何通过美术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人民对于世界文化的包容。这个展就体现了中国美术馆在对于人类共同创造美丽人生和价值方面高度的认同,充分展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一种气象... 书画天地 2018-09-26 19:41 0 2528
尊重不同文化的 共性与差异 如果要找出一种能够超越种族、宗教和文字的壁垒,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彼此理解与互信的文化形式,恐怕非美术莫属。蔡元培先生上世纪初所提倡的“美育代宗教”说,就是有感于当时“见彼国社会之进化... 书画广角 2018-09-26 19:37 0 2729
《礼器碑》的经典性 《礼器碑》历来为古人所推崇,(明)郭宗昌《金石史》说:“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 书画收藏 2018-09-26 19:35 0 2773
《龙门二十品》的传播史 龙门造像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直至明清一千余年不断雕凿,在伊水两岸崖壁共开窟龛两千三百余座,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近三千余品,造像题记一般由“造像时间”“造像佛名”“... 书画收藏 2018-09-26 19:31 0 2338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 书画收藏 2018-09-26 19:29 0 3218
黄易书札上的艺术人生 “天涯羁旅,惟良友尺素,可以慰之。”这是黄易致好友罗聘书札中发出的感慨。艺友之间,书札既是联系他们友情的纽带,也是安慰他们孤独的良药。 书札在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清代乾嘉时期,学术界产生了著名的“乾... 书画天地 2018-09-26 19:26 0 2507
再为“工艺美术”正名 《为“工艺美术”正名》在9月1日的《美术报》发表后,读者反响热烈且集中的是,文章将工艺美术(本文简称“工美”)和工艺美术品(本文简称“工艺品”)的联系与区分作了清晰的阐述:“‘工艺美术’是艺术,是美术,是造型艺... 书画艺术 2018-09-25 22:46 0 2360
一对巨印对章见证一段奇缘 近日幸睹吴昌硕先生所作“伯衡”朱文巨印。此印面4.3厘米见方,高11.5厘米。2007年浙江西泠春拍曾拍卖此印,当时因其边款“丁巳元宵大聋时年七十有四”未提及明确上款人而被定为吴昌硕刻给民国金石碑版考据专家、鉴... 书画广角 2018-09-25 22:43 0 2178
小器见乾坤 绞胎化山水 9月8日,“卢伟孙·大师小器青瓷展”在杭州书画社(杭州市斗富二桥33号)揭开面纱。出生于1962年的卢伟孙,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代表传承人。此次展览展出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小器皿... 书画广角 2018-09-25 22:39 0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