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解读与艺术误读

面对任何作品在我看来要反对两个极端:一是熟视无睹,完全忽视作品的外部形式与内部符码;再就是误读或过度解读,将艺术解读带向瞎扯式的不接地气、不关创作、不管读者的“三不沾”形而上。 上书画鉴赏课时,我响应...
书画史论 2018-09-28 20:22 0 2739
艺术解读与艺术误读

道法人心 设计在设计之外

商业设计师应该是“人性的捕手”。所以设计师在做空间的时候,穿插艺术性的设施或者装置,本质在于塑造人性中对美的需求那部分磁力。艺术表达的手法不拘形式,一切万象都可入手,而深度却必须加以限制,并不是艺术价值越高,商...
画里画外 2018-09-28 20:18 0 2466
道法人心 设计在设计之外

高攀印石可优游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盘古开篇,全世界只要是有文明的地方,一定会有与石头的不解之缘。草原上一般缺少石块,而“敖包相会”的敖包就是指石头,“敖包相会”就是指青年男女相爱的地方。草原缺石,石头便是指路牌,石头便是爱...
书画广角 2018-09-28 20:14 0 2514
高攀印石可优游

清代顾二娘和她的砚雕

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 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 ——黄任《赠顾二娘》 自古文人爱名砚。一方名砚,除了有上好的石材,最关键的是有制砚名家的“点石成金”。清代康雍时...
书画广角 2018-09-28 20:12 0 3224
清代顾二娘和她的砚雕

杭州花圃里的相府遗石

据宋代学者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杭州苑囿,俯瞰西湖,高挹两峰,亭馆台榭,藏歌贮舞,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杭州西湖景色奇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唐宋之间逐渐形成了以西湖山水为中心的大园林,名闻中外。杭州花...
书画广角 2018-09-28 20:10 0 2057
杭州花圃里的相府遗石

庭园石雕中的文人空间

作为一种建筑艺术的存在形式,庭园的历史接近3000年。中国庭园是文人雅士建立“入世之功”时安放“出世之心”的灵魂居所。庭园的营造,经历了模仿自然山水到寄情文人山水的演变,在宋代时达到新的美学境界,至明、清两代,...
书画广角 2018-09-28 20:06 0 2375
庭园石雕中的文人空间

关于石头的一百种可能

远古时期,石头是人类记录事件的自然载体;而在崇尚返璞归真的现代社会,石头到了艺术家或设计师的手中,又能焕发怎样的艺术活力呢?是保存本真,还是奇思妙想?是单一造型,还是材质碰撞?一块石头究竟有多少种可能?这里我们...
书画广角 2018-09-28 20:02 0 2716
关于石头的一百种可能

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

“与青田石结缘,可追溯至50年前。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进入青田石雕厂当学徒,开始迷恋上青田石。虽然,当时月薪只有九元钱,但有石头作伴,日子充实而快乐。” 在位于杭州的青田印石艺术馆,夏可承聊起了他...
书画天地 2018-09-28 20:00 0 2336
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

端午话“庆阳香包”

“端阳节”便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各地的风俗之中,也有将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因此也出现了以除瘟、驱邪、求吉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风俗。 其中,最具静态美及富有...
书画市场 2018-09-28 19:57 0 3102
端午话“庆阳香包”

青铜时代的越人魂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 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
画里画外 2018-09-28 19:53 0 3252
青铜时代的越人魂

匈牙利当代艺术的独特性

在匈牙利人的文化意识上,或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追溯,他们身上存有浓重的东方民族色彩。匈牙利人常以一个欧洲的非欧洲民族自居,甚至在姓名的称呼顺序上也保留了东方人的习惯——先称姓后呼名,这与欧洲大部分国家不同。匈...
书画史论 2018-09-28 19:48 0 2466
匈牙利当代艺术的独特性

“画鸣于人”式作品分析

王羲之等历代名家因其才学、作品达到一定艺术境界,本人才渐有名气,这是所谓“人鸣于画”。但是,当今社会,本该“人鸣于画”的惯例,却常常被“画鸣于人”的现实所打败。 赵本山的四个字拍出92万元高价,张铁林...
书画收藏 2018-09-27 20:54 0 1991
“画鸣于人”式作品分析

书画收藏“五不要”

收藏书画,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鉴别真伪和欣赏作品这两个问题。不论是喜欢古代书画还是喜欢现、当代书画,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的书画作品不计其数。读些美术史,具备一定的书画知识修养,这是很有必...
书画收藏 2018-09-27 20:52 0 2539
书画收藏“五不要”

梅兰芳其人其画

梅兰芳,一代京剧泰斗,家喻户晓。除了演戏,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在绘画方面的造诣。 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 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
书画收藏 2018-09-27 20:50 0 3111
梅兰芳其人其画

论中国书法产业

一、中国书法产业学提出背景与意义 中国书法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所要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开拓创新的精神底蕴,它是人的情操陶冶、心性磨砺赖以根植的载体,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书画天地 2018-09-27 20:45 0 4074
论中国书法产业

“丑书”当自律

丑,是破坏式的突破,从而达到真正美的目的。而我所说的“丑书当自律”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丑书”必须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重新塑造自己的地位。因为“丑”,是美学的表现方式,它是美...
书画天地 2018-09-27 20:43 0 3446
“丑书”当自律

赵孟頫书法美之辨

赵体字之呈现赵体字的样子,与王国维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是一个道理。正因为东坡是“旷”的东坡,才能作出“旷”的词;正因为稼轩是“豪”的稼轩,才能作出“豪”的词。赵孟頫之成就赵体字,实因皇家贵胄的遗韵,国...
书画天地 2018-09-27 20:38 0 3414
赵孟頫书法美之辨

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人最原始的绘画都是用线条来表现的。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绘画艺术,他们在制造劳动工具时产生了一些审美意象,开始把一些动物,人物或者自然现象的图案用线条的表现手法刻在陶器上或者洞穴的墙壁上,形成...
书画艺术 2018-09-27 20:31 0 2888
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越人陶瓷贸易之路

临安水邱氏墓熏炉(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藏)当中原的青铜文化如火如荼之时,面对铜料欠缺的窘境,务实的越人另辟蹊径,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纪元。唐宋时,瓷器不仅是浙江重要的经济产业,更是主要的贸易产品。本期我们依照历史发...
书画天地 2018-09-27 20:29 0 3065
越人陶瓷贸易之路

铁铮画石

刚念初中时,父亲有一回见我用毛笔在写字本上涂抹,就问:“这是什么?”我说:“是一块石头,两棵树。”父亲说:“明天我带你去见一位画画的先生。”父亲习惯于把那些受人敬重的老师称为“先生”。 次日,父亲带我...
书画天地 2018-09-27 20:27 0 2828
铁铮画石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