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代人物画蕴含女性崇高的美德—家国同构的精神
在古代社会,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修 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可以作为同构平 行关系。修身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仁、义、 礼、智、信”五种品质。在这个层面中,儒家将 “修身”和“国家”情怀紧密联系起来。不少 古代人物画即表现了女性和家国命运同构一 体的世界观。
(一)女性的家国情怀
在展出的绘画作品中,一部分表现女性的 慈母和贤妻形象,另一部分表现女性个人命 运融合在国家命运中,真正实现生命的自由和 意义。如明佚名《文姬归汉图》、明张翀《昭君 出塞图》等作品,这些女性身上呈现出广博、 宽容、坚贞不屈的君子人格,展现女性爱国主 义、民族主义精神和忠君报国之心。
[清]佚名 胤禛妃行乐图轴之“立持如意”184cm×98.3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明佚名《文姬归汉图》描绘了蔡文姬从匈奴回归故国的故事。早年离别故土之际与子女 亲人告别,悲痛之情无以言表。在被掳到匈奴 十几年中,文姬生有二子。在这样的情感推动 下,相传蔡文姬写下《胡笳十八拍》:“身归国 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 盛衰,惟我愁苦兮不暂移。”历代有艺术作品 描绘文姬的爱国精神。
[清]佚名 胤禛妃行乐图轴之“烘炉观雪”184cm×98.3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明佚名《文姬归汉图》 以线描勾勒人物的神态和情感特征,色彩冷 暖搭配,突出文姬归汉的环境空间。该画绘有六段,男女老少二十多人和若干马匹。首段绘 身穿汉服的男子骑在马上,肩上扛旗,好似急 匆匆要策马奔腾回归故里。第四段绘有九人, 文姬和一位侍女分别坐在马上。文姬回望儿 童,掩面而泣,小儿牵老妪衣紧随不舍,亲友 挥泪告别。“伤痛情景正如第十三拍所言:‘不 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 使迎我兮四牡騑騑,号失声兮谁得知?’” 〔8〕 卷后有曹有光书《胡笳十八拍》。
[清]丁观鹏 宫妃话宠图轴 107.5cm×58.4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整幅作品描绘了文姬告别匈奴亲友、回归 故土的场面,画面不仅凸显文姬报国尽忠的崇 高情感,而且体现她在文化、教育和经济等方 面为匈奴所做的贡献。文姬出生在书香门第之 家,父亲蔡邕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文姬年 少即秉承家学,精通音律、博通经史、知书达 理。
[清]陈卓 榴花婴戏图轴 183.5cm×96.4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在匈奴十几年中,她是贤妻也是慈母的代 表。如今文姬与其他汉族女子一起归汉,回想 岁月弹指一挥间,青春已逝,只留报国心。这些以文姬为首的汉族女性嫁到边疆少数民族地 区,展现贤妻良母的仁爱精神。她们带去中原 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勇气和智慧为民族文化 共融起到积极作用。
[清]陈字 扑蝶仕女图轴 93cm×30.7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应当从几千年中华 各民族持续不断迁徙、通婚、文化融合的角度 来认识各民族的动态演进,……从更深的层次 上考虑,‘民族交融’议题实际上涉及的恰恰 就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次的道理、 学理和哲理。”〔9〕 绘画《文姬归汉图》《昭君出塞图》不仅体现“民族交融”的议题,也是华 夏女儿热爱祖国的精神图腾。
(二)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融合
从元代佚名《九歌图卷》中看到,画面描 绘“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自古聚居苗、瑶民族 的先民,他们在黄帝时被称为‘九黎’,在尧、 舜、禹时被称为‘三苗’,在商周时被称为‘南 蛮’和‘荆蛮’”〔10〕 。春秋战国时汉族及少数 民族举行信巫神、重祭祀的文化活动,具有民族文化风俗的共同性。
[清]禹之鼎 芭蕉仕女图轴 87.5cm×35.7cm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红兰主人笔墨妙绝千古,最爱青藤书画。每见濡毫未下气已吞,泼墨如飞脱窠臼于腕底,实 昭代传人。
偶索余拟天池芭蕉士女,诚问道于盲,不揣鄙陋,漫画请教,未免布鼓耳。广陵学人禹 之鼎。 钤印:慎斋禹之鼎印(白) 广陵涛上渔人(朱) 虚斋秘玩(朱)
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 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 在多元的基础上统一成为汉族,……这样汉 人就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形成一 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 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11〕 屈原《楚辞·九歌》 中有东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东君、云中 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等经典文学形 象。
[清]闵贞 采桑图轴 123.8cm×52cm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正斋闵贞画。
钤印:闵贞之印(白) 正斋(朱) 蓼塘居士(白) 青乔(朱)
“其中湘君、湘夫人为湘水之神,她们头
戴凤冠,相对而立,长衣广袖随风飘摇。”〔12〕
山鬼和以女性形象塑造的湘水女神,她们命
运坎坷,但依然保持对世界的热爱。《九歌图
卷》塑造的湘夫人,自信自尊,秀外慧中。淡墨
勾勒隐隐约约的树枝轮廓,人物与背景形成
虚实相生的空间感。山鬼骑着黑豹,在山间奔
跑,隐喻屈原被流放时期,依然怀着精忠报国
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