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馆藏历代人物画特展,无论是《文本佳话》中《列女·仁智图》 《女史箴图》《文姬归汉图》《昭君出塞图》 等,还是《生活情趣》单元展出具有浓厚生活 情趣的《胤禛耕织图》《宫蚕图》《月曼清游 图》等,展示了不同时期女性共同拥有的贤德 明理与智慧,代表了温柔敦厚、贤礼明德的儒 家女性文化内涵。
[清]任薰 西厢记图册 33.6cm×36.5cm×12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历史 的存在,而儒家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历时的形 态,任何时代的女性都必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 响,而这种影响又势必形成与现实条件相结合 的特色。”〔13〕 在21世纪的今天,女性和男性一样承载社 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儒家建构的文化伦 理对女性依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乾坤并 建”“阴阳相合”的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馆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展出的故宫博物院院藏历代人物画,既有“千 载寂寥,披图可鉴”的意义,也体现了历史语境 中女性建构的宏大叙事。
注释 :
〔1〕 宗白华 :《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08 页。
〔2〕 朱良志 :《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0 页。
〔3〕 同〔2〕,第 52 页。
[清
]冷枚芭蕉仕女图轴 114.4cm×59.7cm 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金门画史冷枚画。
〔4〕 孟兆辰校释 :《画品》,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15 页。
〔5〕 张涛:《列女传译注》,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05 页。
[清
]任颐仕女婴戏图轴 129cm×67cm 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钤印:伯年大利(朱)
款识:沫臣仁兄先生雅属,即希正之。壬午五月朔,山阴任颐伯年甫写于春申浦上寓斋。
任颐长寿(白)
〔6〕 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第 167 页。
[明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141.3cm×91.8cm 绢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钤印:张路(朱)
款识:平山
〔7〕 彭 华 :《儒家女性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28—129 页。
〔8〕 邢陆楠主编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院藏历代人 物画特展第四期》,故宫出版社 2024 年版,第 56 页。
〔9〕 马戎 :《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体系建 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年第 4 期。
〔10〕顾朴光 :《古代少数民族画家对祖国传统绘画的贡 献》,《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第 9 期。
〔11〕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567 页。
〔12〕邢陆楠主编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院藏历代人 物画特展第四期》,故宫出版社 2024 年版,第 38 页。
〔13〕同〔7〕,第 36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