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云烟萦回,层层环绕,山谷幽 深。山石运用短促的“荷叶皴”的手法来 表达,苔点沉稳,使画面温润且厚实。从 整体上看,此画采用“深远法”的构图, 用笔顿挫显著,笔墨细腻,皴擦有度,笔 法纯熟老到,从树木可看出受董其昌影响 颇深。这幅画气势磅礴,可见此时的蓝瑛 已经融会贯通,自成一体。 蓝瑛对明末清初的影响非常大,他 尝试用不同的绘画风格表达,独出心裁。 谢稚柳先生评价道:“他的形式是独立 的,风格是前所未有的。”[5]蓝瑛早期以 临古、仿古为主,在创作中景物也多取自 古人的画作,虽有大量绘画作品,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图5 蓝瑛 茅亭话旧图
蓝瑛不仅仅是临习古 人的绘画,还遵循董其昌所提倡的“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6]。他游历南北,开阔 眼界,结识了诸多朋友,并与他们交流学 习经验,使自己在绘画中胸中有丘壑,风 格别具一格,开创了“武林派”。 武林画派在江浙一带有很多追随 者,他们拜蓝瑛为师,向他学习绘画技法 和理念。
在当时,很多画家受蓝瑛的影 响,谢稚柳在《鉴余杂稿》中认为:“清 初扬州的李寅、王云、颜峄,甚至袁江, 金陵八家中的龚贤……邹喆等人也受到蓝 瑛画风的影响。”[7]综上,蓝瑛的弟子可 分三大类:第一类是由刘度、蓝孟为代表 的嫡传弟子;第二类是蓝瑛直系弟子或师 法蓝瑛绘画风格的画家;第三类是早年拜 在蓝瑛门下,后又自立门户的如陈洪绶、 禹之鼎等画家。
注释
[1][清]嵇曾筠、沈翼机等,《(雍 正)浙江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 限公司,2008年,第348页。
[2]杭州市余杭区地方志编纂委员 会,《余杭年鉴》,方志出版社,2006 年,第483页。
[3]于安澜,《画史丛书》,上海人 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4页。
[4]谢稚柳,《鉴余杂稿》,上海人 民出版社,1979年,第44页。
[5]佚名,《湖上奇峰——蓝瑛作品 及其师承影响特展》,《公关世界》, 2017年第22期。
[6]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 二)》,广陵书社,2017年。 [7]谢稚柳,《鉴余杂稿》,上海人 民出版社,1979年,第168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anHuiHuaJiFaYuFengGe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