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诗扇页》书写自作七言律诗: “愁从日里忆家乡,梦里思乡转不忘。伏兔标斜悬 酒市,买鱼船直到茶坊。六街夜市杯盘闹,百里春 山橘柚香。到处不如生处好,况兼生处号天堂。” 表达作者浓厚的思乡情致。用笔婉转,使转处略 带方峻之意。结体平稳紧聚,书风俊秀挺拔,是 其早年书法精品。
陆深(1477—1544),初名荣,字子渊,号三汀,晚号俨山,谥文裕,松江府上海(今上海)人。擅 书,仿李邕、赵孟頫体。《行书赠直斋诗卷》作于 正德戊寅(1518),作者时年42岁。此作单字结体 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法度,圆活姿媚,挥洒自如, 通篇神采俊发,极具风韵,是具有典型风格的陆 深书作。
陈淳(1483—154 4),字道复,后以字行,号 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徐渭并称为 “青藤白阳”。陈淳虽然出自文徵明门下,但其草 书融汇张旭、怀素、米芾等多家笔法,不拘泥于 师法,并受祝允明影响,结构绮侧变化,点画纵 横率意,书风恣肆奔放,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 早期小字行草风格接近文徵明,用笔精细。
[明]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29cm×26.5cm×14 纸本(金粟山藏经纸) 天津博物馆藏
后期 一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的发 挥。《行书自书诗卷》书于嘉靖甲辰(1544),其时 作者62岁,此作录旧作诗十四首。笔力苍劲,笔势 舒展,线条浑厚而灵动,虚实结合,纵横率意,毫 不拘束,通篇充满自然独特的韵律之美。此卷后 有莫是龙跋:“陈徵君平生学米南宫,可称具体。
惜其晚年为曲药所伤,腕间运挚无精气,结构不 及耳。然其圆润清媚,动合自然,无纤毫刻意做 作,遂能成家。今吴中自祝京兆、王贡士二先生而 下,辄首举徵君。即文太史当居北面,非过论也。 盖太史法度有余,而天趣不足。徵君笔趣骨力与 元章仅一尘隔耳。世有俗眼不必与论,若求正法 眼藏当终服膺余旨,且使徵君吐色于九泉也。此 卷是其山居无事时作,与寻常酬应者不同,更可 宝袭。莫云卿观于燕山客舍题此。”可以从中看到 莫是龙对陈淳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文彭(1497—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 阳子、三桥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 长子。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诗文、书画、篆刻均 有造诣。从父学书画,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后 效法怀素,晚年专学孙过庭,诸体皆备。文彭与明 代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往来密切,《草书傲园杂 兴册》即是书与项元汴的。嘉靖戊午(1558),文彭 在项氏退密斋分两次书成此册,六月三日书南北 朝时期沈约《修竹弹甘蕉文》,六日后再书西晋张 敏《头责子羽文》,时年文彭62岁,项子京34岁。此 作结体张弛有度、变化多端,运笔劲健娴熟、错 落有致,节奏欢快流畅,笔意传神。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 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好为古诗文。《行书 七律诗轴》作于万历戊子(1588),作者时年63岁。 此作用笔骨力遒劲,结体流美秀丽,行笔流利酣 畅、刚柔相济,充分表现出书家内在的才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ingDaiZhongQiYiSuZhouDiQuWeiZhongXinDeWenRenShuFeng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