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皖生的人生历程与创作坚守
吴皖生生活在徽州大山深处,静观自然,师法造化。他始终初 心不改,不慕虚名,以诗词书画为娱而自得其乐。他曾吟出“人虽 老去心犹壮,家本清贫志尚坚”的诗句,以明心迹。1988年春,我 与同事前往吴皖生家求教书画,他正在修改刚填好的《临江仙·春 游》。
图4 吴皖生 拟东坡居士枯木竹石图意
见我们到来,便 拿起小纸头的词稿,逐 字逐句读给我们听: “老去爱从闲处去,度 阡越陌寻春。林峦如绣 草如茵,黄鹂鸣翠柳, 两个斗新声。往事不须 重记省,都归过眼烟 云。傲霜犹有菊枝存, 诗书堪作伴,得失已忘 情。”他边读边讲解词 意,谈笑间可见其心胸 之开朗、精神之乐观、 境界之高远,确如“老 皖先”的雅称所喻。读 罢,我斗胆请他书写一 通。吴皖生十分爽快地 取出宣纸,欣然落笔写 下这首词,并署款: “右词《临江仙·春 游》一首,以应或弓老 弟之属。戊辰春日,吴 皖生时年九十二岁填词 并书。”(图1)这件作品题有我的笔名“或弓”上款,我一直珍藏至今。其中“诗书堪作伴,得失已 忘情”两句,我时常吟咏咀嚼,深有感触。
新中国成立前,吴皖生教书的收入甚微,生活十分贫苦。每至寒暑假,他还 要将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带至江浙沪等地售卖,以补贴家用。新中国成立后,他 响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积极参与农耕劳作,闲暇时仍热心于书画创作。“文 革”期间,他被错划为“黑画家”,被迫搁笔,但他却以“手不动,心动,用心 作画”的方式,延续艺术创作的思考与积淀。改革开放后,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再 次提笔,艺术生命重新焕发,创作了一大批花卉,尤其是竹石题材的作品深受群 众喜爱。
四、吴皖生的书画实践
就具体的作品而言,吴皖生注重意境的营造,这得益于他秉承“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传统艺术理念。他曾反复强调“画竹要到山上多看竹、观石”,也 正因此,他常常漫步于乡间小道,徜徉于溪边竹林,驻足观摩,感受自然的乡土 气息;还时常折一枝梅、移一株竹回家做成瓶花、盆景,再细细端详体悟。
吴皖生九十四岁高龄所作《水墨竹石图》(图2),纵80厘米,横50厘米, 题款为:“愿得片闲都种竹,不可一日无此君。庚午春日吴皖生九十四岁写。” 从款识可知这件作品是吴皖生去世当年所作。虽为水墨画,未用鲜亮色彩,却能 “运墨而五色具”。
在这幅画中,中间的几片竹叶以浓重墨色绘就,厚实茂密, 四周衬以淡叶,层次丰富,仿佛眼前几竿竹背后隐现一片竹海,而石块则以淡墨 勾勒擦染。构图上讲究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其中竹枝的顾盼穿插、竹叶的飘逸 伸展,尽显清新淡雅,笔意隽永。整幅作品的起承转合自然超凡。这样的点画线 条,不经长期锤炼难以达成;这样的经营布局,若无“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积累 亦难完成。吴皖生的竹石艺术体现了笔墨与自然的高度凝练,墨色的浓淡枯湿与 审美意趣相统一,形神兼备,气韵高古,完成了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 的艺术蜕变。
《临江仙·春游》以行书为主,兼融草法,用笔生辣而不失轻盈,结字奇 崛而饶有古趣。笔墨间既让词中春日踏青所见的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之景跃然纸 上,又点出诗书做伴的乐观豁达之情怀。历代经典法帖,无一不是内容、形式与 情感的高度统一:王羲之《兰亭序》触景兴怀,逸趣幽远;颜真卿《祭侄稿》疾 痛惨怛,哀思郁勃;苏轼《寒食帖》苍凉多情,惆怅孤独,皆为书法与情感有机 相融的典范。孙过庭《书谱》论作书有“五乖五合”之说,这件作品的意境正贴 合“五合”之理—诗文内容与书法艺术浑然天成。
书家不应为创作而创作,而 应在神怡务闲、时和气润之际,以称手的笔墨纸砚,择取合适的表现形式,兴之 所至而书,抒发真情实感。尤其是自书诗词创作,书家在书写中既能自然流露词 句的情感内涵,又能随笔锋流转将情感倾注于纸端,使读者与作品、作者产生深 度的情感共鸣。吴皖生的自作诗文书法创作,本身便是在诗词之美的基础上再筑 书法之美,诗书相合,相得益彰。 画作题款中吴皖生书写最多的是行书,从其作品的书体来看,流传最多的也 是行书。他的书法远绍古贤,近取诸家,于“二王”“欧虞”“颜柳”“苏黄米 蔡”等诸家用功颇深。用笔内敛含蓄、古朴高雅,结体宽博疏朗、错落有致,形 成了气势雄强壮阔、筋骨浑厚、苍劲有力的个人风格。
画家在创作出满意作品后,往往会题写即时的创作感悟。如这幅《春江帆 影》山水作品中的题款(图3):“作画在着笔处唯见一片灵机,这大概非具有天 资和功力不可。古今此类作品极为罕见,可见画虽小道岂易事哉!时乙丑春日, 吴皖生年八十八岁写。”细细品来,其书作颇得黄山谷(黄庭坚)小行草真味, 横向开张,尤其撇捺舒展自如;纵向紧密,多有晋人小楷遗韵。且用笔多方折, 骨力尽现,又能收放交错、互相照应,章法灵活。作品的笔墨语言、气息格调与 题款文字的创作感悟完美融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nAnHuaPaiHuaJiaWuWanShengGuoHuaYiShuShangPing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