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八大名满天下”问题考辨

书画艺术网书画市场2025-09-17 09:406700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系朱明王朝宗室,生 于公元1626年而卒于公元1705年。《清史稿》载: “朱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 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其书画题款‘八大’二 字每联缀,‘山人’二字亦然,类‘哭’类‘笑’, 意盖有在。画简略苍劲,生动尽致,山水精密者 尤妙绝,不概见。慷慨啸歌,世以狂目之。”〔1〕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结语 

八大山人为古今中外多数艺术大师何以 生前落寞身后繁华问题提供了“八大启示”。八 大名满天下的逻辑起点涉及其在美术史上的接 受问题,清代前中期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并不 具备广泛接受八大山人及其艺术审美风格的 土壤,且所谓的“名满天下”更不符合艺术史发 展规律。

因此,在八大山人的研究中,若不理清 “八大名满天下”逻辑起点问题,清代之后部分 美术史或许将面临被改写的尴尬境遇。 晚清民国,沧海横流,风云巨变,社会审美 趣味随之转捩,关于八大山人的评述开始呈上 升之势。这些学人以掌握当时社会学术话语权 的清代晚期、民国时期学者为主,如吴昌硕、李 瑞清、俞樾、黄宾虹等人。

这批人士既认同八大 山人的审美风格,又占据社会要职并掌握学术 话语权,对八大山人的推介与宣传较之清代前 中期不可同日而语,故而八大山人的影响及名气 在晚清及民国时期迅速推广开来。可以说,八大 山人真正名满天下则要从晚清民国开始算起了。

注释 : 

〔1〕〔民国〕赵尔巽 :《清史稿 32》,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514 页。 

〔2〕〔清〕郑燮 :《板桥集》第四卷,清酉山堂刻本。 

〔3〕《歙县志》卷七,中华民国。

〔4〕〔清〕孙岳颁等撰 :《佩文斋书画谱》,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1 年版,第 443 页。 

〔5〕〔清〕王翚 :《王翚画录》,台北故宫博物院 1972 年版。 

〔6〕〔清〕沈宗骞 :《芥舟学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41 页。 

〔7〕 此表参照了《八大山人研究大系·交游与活动》中 的部分研究成果,以汪世清先生的《八大山人的交游》 为主。 

〔8〕〔清〕朱耷 :《八大山人书法全集》,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02 页。 

〔9〕 同〔8〕,第 401 页。 

〔10〕同〔8〕,第 420 页。

〔11〕〔清〕郑板桥:《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169 页。 

〔12〕徐珂 :《清稗类钞·艺术》,第 80 页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aDaMingManTianXiaWenTiKaoBian_5.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