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八大名满天下”问题考辨

书画艺术网书画市场2025-09-17 09:40360
一、清初社会主流审美观 首先以清初社会主流审美思潮观照八大之 影响力。封建社会,文艺多为政治而服务,清初 统治者为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社会稳定性而以 儒家中正平和之思想来统摄人心,由此不难理 解,这一时期的文艺美学思想必定打上以“雅 正”为代表的儒学思想的烙印。 学习汉文化首先要解决识字问题,汉文字 又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载体和...

一、清初社会主流审美观 

首先以清初社会主流审美思潮观照八大之 影响力。封建社会,文艺多为政治而服务,清初 统治者为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社会稳定性而以 儒家中正平和之思想来统摄人心,由此不难理 解,这一时期的文艺美学思想必定打上以“雅 正”为代表的儒学思想的烙印。 

“八大名满天下”问题考辨 八大山人 朱耷 第1张

学习汉文化首先要解决识字问题,汉文字 又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载体和根基,因此清 初统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汉民族的书法艺 术,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治皇帝可以说是第 一位接受汉文化的清代统治者,紫禁城现存的 “正大光明”匾额即出自顺治皇帝之手。

据史书 记载,顺治帝“能濡毫作擘窠大字”,以此匾额 观之亦非虚美之词也。清初统治者对书法艺术 的重视,对当时的书法学习审美观念产生了重 要影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士人学者 以统治者的审美为参照,形成了社会的主流审 美观。清初喜好书画的帝王中以康熙皇帝最具 代表性。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其对艺术的审美及选择与其对国家的政治统治需求 密不可分,这是了解康熙书法审美取向的基础 和前提。

康熙对董其昌的书法艺术青睐有加, 他在《跋董其昌墨迹》中说:“华亭董其昌书法 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 诸家所能及也……朕甚赏心。其用墨之妙,浓 淡相间,更为复绝,临摹最多。”〔4〕 康熙帝认为 董其昌的书法高秀圆润,高出其他书家。

而从 后世所流传下来的康熙书迹看,如《滕王阁序》 《五柳先生传》《乐志论》《兰亭帖》等皆为其 临摹董其昌书法之佳作。康熙对董其昌书法的 喜爱和推崇很大程度上成为清朝前期书坛为 董其昌书风所笼罩的关键因素,一时间从上到 下皆以学习董其昌为本,到处搜罗董其昌范本 和字画作品。

实际上,在清代前期的书坛中有 一定地位的书家大多数来自董其昌家乡华亭周 边的江左江右一带。甚至八大山人早年的书法 学习亦未摆脱董其昌的影响,对董其昌的临摹 学习可谓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由此可见董其 昌书风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之大。

“八大名满天下”问题考辨 八大山人 朱耷 第2张

除此之外, 清初主流书家学董其昌书风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姜宸英、笪重光、高士奇、查昇、何焯、陈奕禧、 王鸿绪、汪士鋐、张照、陈邦彦等书家,这些人 皆有一定社会地位,亦是清初代表性书家。 整体而言,清初特别是八大山人大半生所 生活的康熙一朝(1662—1722)的书坛基本上为 董其昌书风所笼罩,上海松江华亭为中心的江 南一带尤为突出。

毫不夸张地说,清代早期书 坛乃董其昌的天下,社会主流书法的审美观则 是基于董其昌而展开的。 书法如此,绘画亦不例外。就绘画而言,清 代早期的画坛笼罩在以“四王”为正统画派的 审美观念之下。“四王”所建立的绘画体系以董 其昌的正宗文人画派为旨归,被后世视为占据 当时画坛的正统地位,他们有着相近的绘画风 格和审美理论体系,因此在美术史上被称为一 个画派体系。

“四王”的绘画审美观和董其昌的 书法审美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符合清初统治 者的政治需要,由此可知,清初主流社会所追 求的乃清正雅逸的中和绘画审美观。 王时敏和王鉴可谓清初画坛之盟 主,正 如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言:“以两先生有开 继之功焉”,称王时敏“为国朝画苑领袖”,称 王鉴为“后学津梁”。

而康熙皇帝对“四王”画 坛正统地位的认可则体现在对王原祁和王翚 的态度上。如王翚于康熙三十年(1691)入京负 责绘制《康熙皇帝南巡图》。据《王翚画录》记 载,因绘制称旨,曾受到康熙的召见,并且赐座 赐食,复蒙皇帝赐他画扇,上题“山水清晖”四 字,并欲授他官职而被王翚婉言拒绝。

王翚南 归后,曾将此四字写在家乡的草堂上,为其晚年 号“清晖老人”之来源〔5〕 。王翚在京绘画期间得以见到大量的古代经典绘画作品并临摹学习, 进一步受到了康熙皇帝和当时权贵们的赏识和 推崇。以至于后来周亮工在《读画录》中称王翚 乃“百年以来第一人也”,更有甚者,时人吴梅 村甚至称他为画圣,由此可见王翚在当时画坛 的影响力。

王原祁更是深受康熙赏识,作为清 初画坛的核心人物,王原祁被选入康熙的南书 房做伴读,并负责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康熙 甚至还亲自为这部画谱撰写了序言。王原祁作 为清初画坛的核心人物,他的绘画风格不仅为 宫廷山水画家所接受,亦为文人山水画家所接 受,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风格。 

可以说,“四王”所追求的山水画审美风格 符合清初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和审美趣味,由此 奠定了清初画坛的核心地位。沈宗骞在他的著 作《芥舟学画编卷一·宗派》中称:“自王右丞 李将军父子,各擅宗派,乃始有南北之分。王之 后则董巨二米、倪黄山樵明季董思翁,是南宗 的派,吾朝初年,巨手累累,其优者为烟客(王 时敏)廉州(王鉴),接其武者石谷(王翚)麓台 (王原祁)。”〔6〕

 以上文献记载充分体现了“四 王”在清初画坛所具有的正统地位,当时主流 社会所接受的正是“四王”一派清正平和的绘画 风格,而绝非八大等人具有叛逆、野逸、狂放一 路的绘画风格。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aDaMingManTianXiaWenTiKaoBia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