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千里江山图》“蔡题”的图像复位与原境细读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10-07 11:171500
三、从政治原境看权相蔡京卷首题字的 内涵与意图 为何权相蔡京要把这段话写在前隔水处, 而不是写到卷后的尾纸上? 前隔水这段简短的内容,更像是一个情况 简介,既然是皇帝所赐,那么观看者展卷后,第 一时间需要知道这是谁画的,什么内容,什么背景,要表达什么意思等等。宣和装包括之前的 手卷,都没有引首空间,在没有专门的空间写画 卷标题与简介时...

三、从政治原境看权相蔡京卷首题字的 内涵与意图 

为何权相蔡京要把这段话写在前隔水处, 而不是写到卷后的尾纸上? 前隔水这段简短的内容,更像是一个情况 简介,既然是皇帝所赐,那么观看者展卷后,第 一时间需要知道这是谁画的,什么内容,什么背景,要表达什么意思等等。宣和装包括之前的 手卷,都没有引首空间,在没有专门的空间写画 卷标题与简介时,前隔水那条黄绢的空间是比 较适合承担这一提示功能的。

如果是要放在后 面作跋,完全可以写在白麻尾纸上,而且可以充 分展开写,那么以蔡氏题跋的习惯,可能不会只 写这么简单的六行。从这个角度看,隔水幅度 有限,字多了就得挤着写,意思点到为止即可。 这样考察之后,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 说,这是蔡京针对他的潜在观者,所作的画卷 背景简介与圣意宣示。尤其受赐的原因,需要 开卷即见,开门见山,必须写在前隔水黄绢上, 而不是长长画卷之后的尾部。 

读蔡题文字,看其称呼用语,也可以看到少 年画家与蔡京的关系。说“希孟”而没有提到姓 氏,表明蔡京熟识这个少年,或者通过徽宗的 描述介绍,已有一种亲切感,所以直接写名(或 字),无须带姓。只称名字的场合,一般表明他 们比较熟悉或者有一定的交往,知道姓什么而 不用说出,以免显得生疏和隔阂,同时表达某 种认同。 

少年画家“数以画献”,不甘心文书库与绘 画无关的工作,非常想要回到画家生涯,也希望 拥有更好的待遇与荣耀,或者画出更多可以传 世的作品,但这勇猛的努力也付出了健康的代 价。“数以画献”应有相当的工作量,不可能很 轻松很容易,因为必须献上能够打动徽宗的有 分量的精品,这是我们基于常理的推测。“数” 献不是一两次献,而是只要画成一幅满意的作 品,就想着呈献给皇帝审阅,工作量应该不小。 徽宗开始都觉得还不够好,“未甚工”。艺术家 宋徽宗对画的要求很高,比如花瓣在上午、下 午的不同展开感觉都要画出来,孔雀上台阶先 抬左足还是右足都要准确,他要求画面要表现 细腻合理的情节。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面对高 难度的挑战,开始可能照顾不到那么繁多的细 节要求,徽宗不大满意,数次呈献都不大满意。 但是后来徽宗还是被打动了,觉得少年值得调教,便亲授其法,最后“乃以图进”,获得肯定。 可见这个过程很艰辛,不是轻易得到认可的。 这件十二米巨幅画面的构思和细节的安 排,一定要费神去思考、琢磨,囊括了巨量的信 息,无论构图有所借鉴还是因为徽宗指点,其 工作量都已经非常大,初稿出来还要反复修改 完善,少年又要在文书库上班,不清楚他是不 是得到徽宗允许,可以全力以赴专注于绘画,不 用进行文书库的其他工作。如果白天上班做文 书库的工作,晚上还要加班画巨幅的精品,恐 怕不比今天的程序员更轻松,考虑到这么多画 面细节,半年时间完工是容易心力交瘁的。 

蔡京得赐这卷画之后,也不可能把它变成 一件沉默的礼品,不可能悬之高阁,他一定要 让更多人看到、知道,这也是他作为当权宰相 对御赐之物的态度。这个画给谁看,哪些人必 须要看?蔡京为了这些潜在的观者,特地写了这 样几句话,并且直接就写在开卷前隔水上。当 被邀请或被允许的观者展卷观赏,打开后,首 先就看到这段文字,就知道何以让他们看了。 在这里,画卷是一件传达皇权帝威的道具,一 份巧妙传达最高意志的文件,“天下士在作之而 已”所传达的精神,跟我们熟悉的时政号召类 似。上峰重要讲话精神总要及时传达,蔡京将 这件君主赏赐之物,充分地工具化、政治化了。 

《百问千里》一书关于赐画意图有特定的 看法,认为徽宗激励蔡京“作之”,在当时的大 事,主要就是推广王希孟的画法〔1〕 。但笔者意 见有些不同,毕竟蔡京作为宰相,面临徽宗一系 列重大改革工程,朝中党争权斗又非常复杂, 所谓大事,应当还是徽宗期待的新党改革施政 问题。同时,蔡京并非画学直接负责人,没有 绘画实践经验,并未参与画院的指导与管理, 推广画法非其职守与特长。

相比之下,反而是 徽宗本人,经常直接过问画院并对画师们加以 专业化的指导,意图将宫廷绘画水平提升到一 个自己满意的程度。另外,这种绚丽厚重的青 绿重彩画法,既未见当时及稍后时期的文献记 载,其后较长时间也没有见到明显的传承与重 彩风格的作品例证。因此,蔡京获赐画卷的原 因、意图,应与推广青绿重彩画法无关。 最后一句的对象所指也值得讨论。

尽管 一件巨幅作品得到皇帝肯定,但少年画家还远 远谈不到“天下士”的高度。徽宗时期的画院, 虽然待遇略高于其他众工,依然属于伎术官阶 层,自宋初以来,职同胥吏,不许干政,待遇差、 升迁难、限制严,文武官员皆耻与同列,其地位 与士大夫判然有别,“应伎术官不得与士大夫 齿,贱之也”〔2〕 。由此可见,徽宗即使看重画院,有些特殊优待,包括画师也可以配饰鱼袋,薪 俸不称“食钱”而与文官同称“俸直”,但也不 可能真正混淆其与朝官士大夫的身份差别。

宫廷画师无论多优秀,在宋代朝廷的政治等级氛 围中,不可能跟天下士相提并论。 “天下士”,本义是能为天下排忧解难的士 人。徽宗在此的用词,应当是勉励以蔡京为首的 关系王朝兴衰的新党政治精英们,不惧保守派 大臣的反对阻挠,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完成他 所安排的系列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工程〔3〕 。

而经 历过几次政治浮沉,第三次任相仅一年多的蔡 京,此时继续面对朝中各种批评反对声音,将此 上意写在开卷显眼处,显然是意有所图、力有所 借的。他通过赠语的文字形态,借助君权帝威, 向官场同僚们宣扬了这一最高指示—无论面 对的政治任务多么艰难,“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以此给其党羽们打气,同时增加他本人在纷纭 时局中的权威与分量。

已有研究指出,将徽宗赏 赐之物尽量政治化、工具化,一直是擅长权谋斗 争的权相蔡京的惯常手法〔4〕 。 以上从图像复位、书写过程及政治原境三 方面,讨论了《千里江山图》画卷的部分原初信息的产生与改变,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件作品提 供了一些更细致的角度和考察。

图像技术的不 断发展,尤其成为艺术史研究的福音,今天已经 可以在虚拟条件下,将珍贵文物的过去残损状 态真切再现、模拟复原,一些结论的可检验性 质也在无形中增强了,这对于研究者的阐释来 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推动。

注释 : 

〔1〕余辉 :《百问千里》,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 年 5 月版, 第 21 页。 

〔2〕张邦炜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宋代伎术官研究》, 第 98—141 页。 

〔3〕伊佩霞《宋徽宗》第九章“追求不朽”,列出了徽宗 在位七八年以后,胸有成竹地陆续发起的六项宏伟 工程,包括编纂《道藏》《政和五礼新仪》等巨著, 完成上千本绘画册页,整理编撰内府丰富艺术品与 青铜器物的收藏目录,修建明堂与后来造成民怨沸 腾的艮岳。见《宋徽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8 月版,第 211—244 页。 

〔4〕李如钧《予夺在上—宋徽宗朝的违御笔责罚》一 文讨论了蔡京第二次任相期间,借徽宗御笔弄权专 权导致诸多抨击的状况,引《宋宰辅编年录校补》 卷十一方轸上奏言(每有奏请,尽乞作御笔指挥行 出,语士大夫曰 :“此上意也”),说明蔡京善于利用 徽宗的旨意达成自己的目的,阻绝政敌可能的批评 反对。这一手法当时即受时人注意。《台大历史学报》 第 60 期,2017 年 12 月出版。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anLiJiangShanTuCaiTiDeTuXiangFuWeiYuYuanJingXiDu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