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论诸闻韵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演衍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09-06 15:29390
二在我看来,用人类学民族志 (Ethnography)的思路探讨吴昌硕、诸 闻韵宗室渊源和治学理路是一种有益的尝 试,因为,我在翻阅《吴氏宗谱》《诸氏 宗谱》和对诸闻韵之子诸天觉深度访谈时 切实感受到:“他告诉我们有许多这事或 那事值得观察,处处都有有价值的思想和 行为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6]诸闻韵 张天奇合作 风梳杨柳 纸本设色 138c...

在我看来,用人类学民族志 (Ethnography)的思路探讨吴昌硕、诸 闻韵宗室渊源和治学理路是一种有益的尝 试,因为,我在翻阅《吴氏宗谱》《诸氏 宗谱》和对诸闻韵之子诸天觉深度访谈时 切实感受到:“他告诉我们有许多这事或 那事值得观察,处处都有有价值的思想和 行为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6]

论诸闻韵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演衍 诸闻韵 中国画风格 第1张

诸闻韵 张天奇合作 风梳杨柳 纸本设色 138cm×33.6cm 1932年

另外一个 原因是,唯有在实地考察之后、在可信度 较高的口述史中包括在“一家之言”的家 谱之类的文献里,利用民族志研究亲属、 继嗣、婚姻与非功利的组织、制度,从所 考察地的地理、地貌、地名以及被考察人 的关系谱系着手,全面和深入地“进入” 这些关系,并对它们的复杂性加以认识、 甄别和再认识、再甄别,才有可能得出 符合实际且富有含义和价值的见解——这 一点类似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 说:“世界本身不是一种世内存在者。但 世界对世内存在者起决定性的规定作用, 从而唯有‘有’世界,世内存在者才能来 照面,才能显现为就它的存在得到揭示的 存在者。”[7]

 诸家子孙到诸闻韵这一辈,不仅香 火旺盛,而且受乡贤吴昌硕影响,酷爱 翰墨。诸闻韵自小受父亲影响学习诗文书 画,五岁开始随胡梓英、梁漱石等晚清遗 老攻读诗文,本想考取功名,无奈时不我 与,只能15岁考入孝丰县城高等小学堂, 后又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就读。

在吴兴 中学学习后,诸闻韵因诗书画印才能出 众,享誉乡里,21岁,在孝丰县王氏小学 简短地任教一段时间的图画教师后,便于 同年奔赴上海,担任吴昌硕家的家庭教 师,并拜吴昌硕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中国 画的技法、思想,为他形成自家中国画面 貌打基础。同时,加入“海上题襟馆”,开始参与书画相关的活动。 

论诸闻韵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演衍 诸闻韵 中国画风格 第2张

诸闻韵 芦花螃蟹 纸本水墨 75cm×41cm 1937年

这段看似平常类似资料汇编的履 历,如果不用民族志的ethnos所指的“关 系体”注解,就无法释义已出任西泠印社 社长、上海中国书画研究会(海上题襟馆 前身)会长且可以在上海呼风唤雨、又对 子女和晚辈教育关心备至的吴昌硕为何会 要延请年仅21岁的诸闻韵为塾师。

更合理 的描述是诸闻韵以近亲的身份作为书童侍 奉吴昌硕左右,展纸研墨,陪缶翁说说吴 侬软语,承担吴氏时常出入的海上题襟馆 迎来送往事务,顺便照看一下和自己辈分 相同而年幼的吴昌硕之孙吴东迈、孙女吴棣吟。唯此,史料之所以对其拜吴昌硕为 师一笔带过,且无引师、保师、代师文献 可循,都可以解释得通透。 久居吴府研习中国书画的诸闻韵确 实聪慧,数年之功即有小成。吴昌硕对其 亦疼爱有加,尝有诗云:

赋草娱佳色,谈玄倚薄寒。 顽徒谁问字,脱粟且加餐。 酒洒莺留听,仙成蠹走看。 海枯天大醉,一笑此盘桓。 庚申春杪,过闻韵先生书室,赋此 幸教之,老缶初稿。[8]

1920年,刘海粟请吴昌硕赴上海美专 授课,“因昌老年迈不便,遂荐诸闻韵前往,闻韵受刘海粟校长之聘,任上海美专 新设函授部教师,教授中国画”[9]。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unZhuWenYunZhongGuoHuaFengGeDeXingChengYuYanYa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