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明清树洞僧人图像研究溯源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09-14 17:07500
结语 在宋代就有关于树洞僧人的文献记载,这 类图像在明清时期更为丰富,多出现在禅师、 罗汉图像中,树洞僧人图已经成为罗汉图像的 经典图式。从张胜温《大理国画梵像》的“苏频 陀尊者”到乾隆时期丁观鹏《法界源流图》中的 “租查巴纳塔嘎尊者”,可以看出从宋大理国时期到清乾隆时期,对于许多罗汉的观念发生 了一些转变,其中包括了“树洞罗汉”。图1...

结语 

在宋代就有关于树洞僧人的文献记载,这 类图像在明清时期更为丰富,多出现在禅师、 罗汉图像中,树洞僧人图已经成为罗汉图像的 经典图式。从张胜温《大理国画梵像》的“苏频 陀尊者”到乾隆时期丁观鹏《法界源流图》中的 “租查巴纳塔嘎尊者”,可以看出从宋大理国时期到清乾隆时期,对于许多罗汉的观念发生 了一些转变,其中包括了“树洞罗汉”。

明清树洞僧人图像研究溯源  明清树洞僧人 图像研究 第1张

图17 [明]吴彬 五百罗汉图卷(局部) 37.7cm×2347cm 纸本设色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大多罗 汉图中的“树洞罗汉”无法确认具体指向的是 哪位罗汉,上文也提到了诸多相似的僧人坐禅 于树洞的记录,那么这已经说明了树洞罗汉不 是某一位法师或罗汉独有的标志。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树洞僧人图像,可能 与禅宗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出现的禅师像和与禅师相关的文字记载。对于树洞僧人这一主题 的溯源,本文也只从宋代文献开始谈起,是否 在宋代以前也有记载,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注释 : 

〔1〕 王中旭 :《石涛瞎尊者像、号与自我形塑》,《故宫博 物院院刊》2021 年 01 期,第 85、87 页。 

明清树洞僧人图像研究溯源  明清树洞僧人 图像研究 第2张

图19  [明]郑重  十八罗汉渡江图扇页(局部)

〔2〕“菩提树出摩伽陀国,在摩诃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 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经冬不凋, 至佛入灭日,变色凋落,过已还生。至此日,国王人 民大作佛事收叶而归,以为瑞也。树高四百尺,已下有银塔周回绕之,彼国人四时常焚香撒花,绕树作礼。 唐贞观中,频遣使往于寺,设供并施袈裟。至显庆 五年,于寺立碑,以纪圣德。此树梵名有二,一曰 宾伐梨,一曰娑梨。”〔唐〕段成式撰 :《酉阳杂俎》 卷十八,四库全书本。 

明清树洞僧人图像研究溯源  明清树洞僧人 图像研究 第3张

图20 [明]丁云鹏  罗汉图卷(局部) 37.7cm×720cm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

〔3〕“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 种,一者多罗娑(一曰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一 曰娑)力叉贝多,三者部婆(一曰娑)力叉多罗梨(一 曰多梨贝多)并书其叶部者,一色取其皮书之,贝 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一曰娑)力叉者。汉言 叶,树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 五六百年。《嵩山记》称嵩高等中有思惟树,即贝多也。”〔唐〕段成式撰 :《酉阳杂俎》卷十八,四库全书本。 

〔4〕 尼拘律树“其树叶如柿叶,子似枇杷”。〔唐〕释慧琳、 〔辽〕释希麟撰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三。影印日本 元文三年至延亨三年狮谷莲社刻本,四库分类 :经 部·小学类。 

〔5〕“画面中的老树是西域传来的西潘莲,枯树历经沧桑 的岁月,树干中空,形成树洞,但却又开花,这些 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再生的象征。”姜永帅 :《中国 古代绘画中的洞穴》,南京师范大学 2015 年博士论文, 第 81 页。 

〔6〕 季羡林 :《谈 佛》,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213—214 页。

明清树洞僧人图像研究溯源  明清树洞僧人 图像研究 第4张

图18 [清]石涛(传)百页罗汉图册之第十九开尺寸不详纸本墨笔私人收藏

〔7〕“此稿末绘罗汉在古柏树洞内禅坐入定,古柏仅绘中 下段,树干中空,形成可供禅坐的洞龛(简称为‘树 龛’)。”前揭《石涛瞎尊者像、号与自我形塑》,第 84 页。 

〔8〕〔9〕〔10〕〔清〕高宗御制,〔清〕于敏中等奉敕编 : 《唐贯休十八罗汉赞》,《御制文初集》98 卷之二十九, 四库全书本。 

〔11〕“释圆修……见秦望山峻极之势,有长松枝繁结盖, 遂栖止于松巅,时感鹊复巢于横枝。”〔宋〕释赞宁撰: 《宋高僧传》卷十一,四库全书本。 

〔12〕旁附有跋文“:鸟窠道林禅师居钱唐时,白居易入山 谒师,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云:‘太守危险尤甚。’ 白曰 :‘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云 :‘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 :‘三岁孩儿也 解与么道。’师曰 :‘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 得。’白遂作礼而退。” 

〔13〕〔晋〕鸠摩罗什等译 :《禅秘要法经》,南京 :金陵刻 经处 2009 年。 

〔14〕〔北魏〕高允 :《高令公集》,清畿辅业书本,第 15 页。 

〔15〕庄希祖 :《魏晋南朝名家书法概论》,刘正成主编, 庄希祖编 :《中国书法全集 :魏晋南朝名家卷》,荣 宝斋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 页。 

〔16〕〔清〕范承勋撰 :《鸡足山志》卷之七,清康熙刻本。

〔17〕胡适:《胡适文存三集》,黄山书社 1996 年版,第 232 页。 

〔18〕〔宋〕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东坡全集》卷九十 八,四库全书本。 

〔19〕〔28〕〔41〕〔宋〕释普济撰 :《五灯会元》卷六,四库 全书本。 

〔20〕〔宋〕梁克家撰:《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四,四库全书本。 

〔21〕〔宋〕释普济撰 . :《五灯会元》卷四,四库全书本。 

〔22〕〔宋〕释志磐撰 :《佛祖统纪》卷第六,明刻本,四 库分类书·子部·宗教类。 

〔23〕〔清〕范承勋撰:《鸡足山志》卷之七,四库存目全书·史 部·地理类。 

〔24〕张文彬主编,谷赟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绘画·卷 轴画(汉地佛道)》,开明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196 页。 

〔25〕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书,珪 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 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博,风鉴朗拔, 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度江东, 就范宣子共契,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 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 声甚著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 后闻安讲《波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 :“儒道九流, 皆糠秕耳。”便于弟慧持投簪落彩,委命受业。〔南 朝梁〕释慧皎撰 :《高僧传》卷第六,碛砂藏本,四 库分类书·子部·宗教类。 

〔26〕〔南朝梁〕释慧皎撰 :《高僧传》卷第六,碛砂藏本。

 〔27〕〔29〕〔清〕蒋超撰:《峨眉山志》卷之四,清康熙刻本。 

〔30〕单国霖著:《书画史与鉴考》,古吴轩出版社 2019 年版, 第 124 页。 

〔31〕〔宋〕释赞宁撰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四库全书本。 

〔32〕见《丁观鹏摹张胜温法界源流图》乾隆御笔。〔清〕 王杰辑 :《秘殿珠林续编》卷二,清内府抄本。 

〔33〕见黎明《仿丁观鹏法界源流图》卷前金饰莲花座经幢 上乾隆御题 :“……今复命黎明等摹观鹏笔意为此图, 前后三三,源流同一,其缘起已著胜温及观鹏卷中, 兹不复缀,壬子仲冬御题。” 

〔34〕见《丁观鹏摹张胜温法界源流图》乾隆御笔。〔清〕 王杰辑 :《秘殿珠林续编》卷四,清内府抄本。 

〔35〕“第一尊者,名宾度卢跋啰惰阇 ;第二尊者,名迦诺 迦伐蹉 ;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惰阇 ;第四尊者, 名苏频陀 ;第五尊者,名诺距罗;第六尊者,名跋 陀罗;第七尊者,名迦理迦 ;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 多罗;第九尊者,名戌博迦 ;第十尊者,名半托迦 ; 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第十二尊者,名那伽摩那 ; 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 ;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 ; 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 ;第十六尊者,名注茶半托迦。 如是十六大阿罗汉。” 

〔36〕引自《贯休十六罗汉图》前言。〔五代〕贯休绘 :《贯 休十六罗汉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 年版。 

〔37〕见于杭州圣因寺仿贯休十六罗汉图第四尊者像左 上方。 

〔38〕〔宋〕苏轼撰:《十八大阿罗汉颂》,《东坡全集》卷九 十八,四库全书本。 

〔39〕同〔1〕,第 87 页。 

〔40〕“一日,天地晦冥,风雨号怒,妖怪殊形,倏忽千变。 有巨蟒长十余丈,张口内向,阴魔列陈,炮矢如雨, 经一七日,了无惧色,师闵之曰:‘汝所为者,生死众业, 贪着余福,不自悲悔。’言讫,众妖俱灭。其夕,云 开月明。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 冠帽而秀发。前致敬曰 :‘予即关羽,汉末纷乱,九 州瓜裂,曹操不仁,孙权自保。予义臣蜀汉,期复 帝室,时事相违,有志不遂。死有余烈,故王此山。 大德圣师,何枉神足?’师曰 :‘欲于此地建立道场, 以报生身之德耳。’神曰 :‘愿哀闵我愚,特垂摄受。 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士深厚。弟子当与子平。(蜀 先主拜羽前将军,率众攻曹仁不克,孙权已据江陵。 羽因遁走,吴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唐书》: 羽生侍中兴,其裔孙播相德宗。)’建寺化供,护持 佛法,愿师安禅七日,以顺其成。”〔宋〕释志磐撰 : 前揭《佛祖统纪》卷第六,明刻本。 

〔42〕〔元〕吴澄撰:《庄子内篇订正》卷下右第六章《大宗师》, 正统道藏本。 

〔43〕〔晋〕僧肇 :《肇论》,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44〕〔五代〕释延寿撰 :《宗镜录》卷第八,高丽藏本。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ingQingShuDongSengRenTuXiangYanJiuSuYuan_5.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