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上海博物馆藏张雨《行书自书诗册》 真伪新辨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09-14 12:06360
二、《自诗册》的文辞内容 刘先生围绕《自诗册》的文辞内容进行了分 析,得出了文理不通的结论。隐括起来,共有两点 判据: 第一,刘先生通过对故宫博物院藏张雨《二诗 帖》中的《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与《自诗册》中 的《谢僧送柑》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应是同一首 诗,但内容上有出入。《二诗帖》中首句作“肚能 紧束”云云,在《自诗册》上则是“肚能坚...

二、《自诗册》的文辞内容 

刘先生围绕《自诗册》的文辞内容进行了分 析,得出了文理不通的结论。隐括起来,共有两点 判据: 第一,刘先生通过对故宫博物院藏张雨《二诗 帖》中的《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与《自诗册》中 的《谢僧送柑》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应是同一首 诗,但内容上有出入。《二诗帖》中首句作“肚能 紧束”云云,在《自诗册》上则是“肚能坚束”。 刘先生以《二诗帖》更为可靠便推定“《自诗册》 所书诗的文理不通”,显得有些武断。

上海博物馆藏张雨《行书自书诗册》 真伪新辨 张雨 行书自书诗册 刘九庵 真伪 第1张

图 4《停云馆帖》所刻张雨《自诗册》选页

现笔者将两处诗文完整内容以及关于此诗较早 的文献著录整理如下: 《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肚能紧束三 条篾,手亦亲栽两颗梨。尚忆黄甘三百颗, 好山多在洞庭西。(《二诗帖》) 《谢僧送柑》:肚能坚束三条篾,手亦 亲栽两颗梨。珍重黄柑三百颗,好山多在 洞庭西。(《自诗册》) 《谢僧送柑》:肚能坚束三条篾,手亦 亲栽两颗梨。珍重黄柑三百颗,好山多在 洞庭西。(元顾瑛《草堂雅集》)[7] 由此可见《自诗册》所写《谢僧送柑》一诗内 容与顾瑛所辑《草堂雅集》中内容完全一致,反倒 是《二诗帖》中所写与二者有些出入,除了诗题之 外,差异一共有三处:

1《二诗帖》中的“紧束”, 《自 诗 册》 作“坚 束”;2.《二 诗 帖》 中 的“尚 忆”,《自诗册》作“珍重”;3.《二诗帖》中的“黄 甘”,《自诗册》作“黄柑”。刘先生先生只指出了 其中的第一处差异,认为“一字之易,则可证《自 诗册》所书诗的文理不通”。但没有提及第二、三 处差异,可能是因为“尚忆”与“珍重”在文中虽 然语义不同,但各能文理贯通;而表示黄柑之意 时“甘” 与“柑” 也 可 混 用, 如《康 熙 字 典》 释 “甘”,“又《正韵》,果名,俗作柑”。那么问题 只剩一个,“肚能坚束三条篾”真的语义不通吗?笔 者查阅文献中“坚束”的用法,其应用尚有不少, 试举几例: 解小敛用全幅布为绞,欲得坚束力强, 以衣少,故用全幅(汉郑玄注、唐孔颖达 疏《礼记注疏》)[8] 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 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唐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9] 以药取汗者必拥覆其身 ;以药主吐者 必坚束其腹。

上海博物馆藏张雨《行书自书诗册》 真伪新辨 张雨 行书自书诗册 刘九庵 真伪 第2张

图 5 瀚海 2011 年秋拍张雨《自诗册》残本

(明吴崐《针方六集》)[10]不难发现,“坚束”与“紧束”在意义上并没有 很大的区别,而非刘先生所指的犯了“语义不通” 的错误。笔者认为,《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与《谢 僧送柑》两诗在文字上的三处出入,系不同时期张 雨对文辞的推敲改定,这种情况在古代是十分普 遍的。 第二,刘先生指出《自诗册》中《黄子久画》 一 诗 中 有 一 句“阆 风 之 台 迟 子 久”, 著 录 作“阆 苑”,他认为:“显然是《自诗册》中出现的错误, 著录者未加说明而予更改了。‘阆苑之台’是正确 的,‘阆风’何能有台呢?”但笔者翻阅文献,发 现“阆风台”“阆风之台”的说法十分普遍,试举 几例: 《葛仙公传》曰 :崑仑,一曰玄圃,一 曰积石瑶房,一曰阆风台,一曰华盖,一 曰天柱,皆仙人所居也。(唐欧阳询《艺文 类聚》)[11] 调畅之气化为赤子。赤子,真人也。 飚台,阆风台,神仙之游集也。(宋张君房 《云笈七签》)[12] 恨不留遏云歌飞,凫舄凭虚,而登阆 风之台也。

上海博物馆藏张雨《行书自书诗册》 真伪新辨 张雨 行书自书诗册 刘九庵 真伪 第3张

图 6 张雨跋周伯琦篆书《宫学、国史二箴》

(明徐渭《古今振雅云笺》)[13] 气格嶙峋,如登阆风之台,下视尘界, 皆蠛蠓耳。(清朱鹤龄《愚庵小集》)[14] “阆风台”“阆风之台”大概是指神仙所居所 集之处,张雨《黄子久画》一诗中的“阆风之台迟 子久”,意思是说自己的好友黄公望留恋在阆风之 台,是称颂他的仙风道骨。 

囿于学力,笔者在文献反而没有找到“阆苑 台”的说法;“阆苑之台”的说法也仅仅是出现在 《句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赵氏铁网珊瑚》《式古 堂书画汇考》等文献对张雨《黄子久画》一诗的著 录上;而同样著录此诗的还有《草堂雅集》《吴都 文粹续集》《江村销夏录》等,此处则仍作“阆风 之台”。故笔者判断“阆苑之台”本应是“阆风之 台”,是在文献著录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改动了。

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如《赵氏铁网珊瑚》中 将《自诗册》跋册的“东淮顾安”写成了“东维顾 安”,“过东娄”写成了“过娄东”,“娄离兵燹” 写成了“屡经兵燹”。刘先生认为《自诗册》跋册 都是真迹,而著录文献于此尚有出入,那么《自诗 册》中的文辞内容与著录文献有出入,并不能推出 “显然是《自诗册》中出现的错误”这样的结论。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hangHaiBoWuGuanCangZhangYuXingShuZiShuShiCeZhenWeiXinBia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