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张伯驹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10-07 10:591940
三、书法创作与“鸟羽体” 张伯驹自幼喜爱书法,在收藏的过程中, 得以遍览历代书法名家墨迹,纳百家之长,对 猎碣、鼎彝、秦刻、汉碑无不临遍,集各家之长,熔于一炉,到晚年终成一格,逐步蜕化为以 “曲”尽其妙,以“瘦”立其体的个人书风。 张伯驹在蔡襄的《自书诗》册题跋中简要 记述了自己的学书过程:“余习书四十岁前学右 军《十七帖》,四十岁后学...

三、书法创作与“鸟羽体” 

张伯驹自幼喜爱书法,在收藏的过程中, 得以遍览历代书法名家墨迹,纳百家之长,对 猎碣、鼎彝、秦刻、汉碑无不临遍,集各家之长,熔于一炉,到晚年终成一格,逐步蜕化为以 “曲”尽其妙,以“瘦”立其体的个人书风。 张伯驹在蔡襄的《自书诗》册题跋中简要 记述了自己的学书过程:“余习书四十岁前学右 军《十七帖》,四十岁后学钟太傅楷书,殊呆滞 发晕,观此册始知忠惠为师右军而化之,余乃 师古而不化者也。

张伯驹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张伯驹 书法鉴藏 第1张

张伯驹 风蕙图 纸本设色 1952年

遂日摩挲玩味,盖取其貌必 先取其神,不求其似便有似处,取其貌不取其 神,求其似而终不能似。余近日书法稍有进益, 乃得力于忠惠此册。”初学王羲之《十七帖》, 挥笔模仿,数年之后,颇具功力,但都不甚满 意。四十岁之后,开始转而学习钟繇书法,数年 仍进步不大。在学王体、钟体的过程中,他觉得 自己的书法已具备一定功力,但欠缺了神韵。

直 到购得宋代蔡襄的《自书诗》册后,仔细揣摩而 得以顿悟,因此,书法发生了巨变。受蔡襄恬淡 清雅书风的影响,张伯驹的作品用笔飘逸,如 春蚕吐丝,有时密如鸟羽,间或疏若散霙,被 人称为“鸟羽体”,字与字之间间距大,清淡脱 俗,娟秀雅致。 目前所能见到张伯驹书法作品、书札手稿 或书画题跋多出现于他五十岁左右及晚年八十 岁后。这两个时间段的书法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

张伯驹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张伯驹 书法鉴藏 第2张

张伯驹 行书手札 纸本  1965年         张伯驹 行书手札 纸本

他自己也曾说:“假使二百年后有鉴定家 视余五十岁以前之书,必谓为伪造矣。”张伯驹 四十岁之前学“二王”,后学钟繇,五十岁以后 受蔡襄影响,开始化古,其鸟羽体书法继而有 所成。但藏家赵胥认为张伯驹早期学“二王” 和钟繇学得并不像,而是受章草影响比较大。 

1947年,张伯驹在所藏禹之鼎绘《纳兰容若像》 上题跋,字迹娟秀,结体瘦长;1950年,张伯驹 在购入唐杜牧《书赠张好好诗卷》后,随即作 《扬州慢》表达购藏后的喜悦,并跋于诗卷 后;1956年,张伯驹为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一 书特写《潇湘夜雨》词一阙,书风都较为一致, 布局疏朗,笔势端凝,风格稳重而清秀。 

张伯驹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张伯驹 书法鉴藏 第3张

张伯驹 梅花 纸本设色

而到晚年,其书风一改传统书写风格,形成 了用笔曲折灵动的新面貌,无论是对联上的大 字,还是书札所用小字,都追求笔画的波折,用 笔飘逸,似翩翩飞鸟,结体奇创,使转自如,风 格鲜明。画家刘海粟评价张伯驹鸟篆体书法: “运笔如春蚕吐丝,笔笔中锋,夺人视线,温婉 持重,飘逸酣畅,兼而有之,无浮躁藻饰之气, 目前书坛无人继之。”学者刘叶秋则说张伯驹书 法:“书兼行草,圆劲挺秀,卓然大家风范。” 

另外,将书法的书写性确实渗透到了绘画中,是文人绘画所常见。书与画二者合一,在 绘画中追求书法味道,以书入画,书法作画,在 张伯驹的绘画中也有所体现。张伯驹善画藤 梅,以瘦硬见长。在《红梅图》中,梅干崎岖, 梅枝劲细曲折,与书法用笔近似,多破折,以 此表现梅树的优美动态。

张伯驹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张伯驹 书法鉴藏 第4张

张伯驹 老干疏花纸本设色 1981 年

张伯驹晚年将“曲 折”尽显于自己的书画艺术之中,这既是多年 学艺,临习各家风格后内化为自我风格的体 现,也可以看到张伯驹将晚年坎坷经历投射到 艺术创作中的反映。 张伯驹出生于官宦家庭,这给予了他从事 收藏活动的条件,张伯驹也把毕生的心血都 倾注到艺术收藏与研究当中。

张伯驹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张伯驹 书法鉴藏 第5张

张伯驹 红梅图纸本设色 1977 年

中国古代书法是 其收藏、鉴赏和研究的重要部分,并且在学习 历代书迹的过程中,在理论学习上,建立了对 中国书法史的完整认识,在创作上,形成了独 一无二的书风。张伯驹对中国书法的认识,不 仅局限在个人的研究和学习上,他将全部藏品 捐献,又努力完备中国博物馆对书法的收藏与 研究,在推动各界对书法的了解和传承中用尽 了毕生精力。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angBoJuDeShuFaJianCangYuChuangZuo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