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张伯驹对中国书法的研究与保护
张伯驹对书法历史和书法理论的研究也颇 具造诣,对书法的鉴赏更有独到的见解,在《丛 碧书画录》中对所藏书画都提出自己对创作时 间、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看法意见。例如在《平 复帖》后,他写道:“是帖作于晋武帝初年,早于 右军《兰亭》约百余岁。证以西陲汉简,是由隶 变草之初,故文不尽识。
张伯驹 老干繁花纸本设色 1965 年
卷首有宋徽宗金字标 签,自《宣和书谱》,备见著录。入清乾隆丁酉, 孝圣宪皇后遗赐于成亲王,后归恭亲王邸,为 世传,无疑晋迹。金丝织锦,虾须倭帘犹在,宋 缂丝仙山楼阁包首已无存。”为所藏宋吴琚《杂 书诗卷》则品评有:“所书诗句,或四句完整, 或前后残缺。末押默庵印。后隔水曹溶跋谓为 米书。另见吴书诗一册,诗亦多缺首尾,默庵印 亦同。
盖同时所书若干纸,为后人分装,遂不复 合。默庵印应即吴氏自号印。吴氏学米书,殆可 乱真。此卷尤得米书神髓,故曹溶直以为米书, 然世传米书尚多,吴书却罕觏。”否认了书卷后 题跋认为米芾作的观点,结合存世书卷定为吴 琚所书,提出两卷为后人分装,且“默庵”印为 吴琚字号印的观点。 除了《丛碧书画录》,张伯驹一生著作颇丰。
潘素、张伯驹 三友图纸本设色 1979 年
《春游琐谈》是另一部记录他鉴藏活动的的著 述。此书是张伯驹主编的具有文人雅集性质的 短文集,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担任吉林省博物 馆副馆长期间,组织了“春游社”,借每周审定古 代书画之机,将志趣相投的文人学者聚集一堂, 每人创作随笔小文,多为历史、考证、金石、书画 等题材。
张伯驹有文章七十余篇,涉及书画鉴藏 的有十七篇,其中关于书法作品的讨论都是围 绕收藏文物所写,如《陆士衡平复帖》《三希堂 晋帖》《杜牧之赠张好好诗卷》《宋蔡忠惠君谟 自书诗册》《元仇远自书诗卷》。 另外,张伯驹还在各类期刊发表过书法 研究文章,如《谈晋代的书法》,文中论述了晋 代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及王珣的书法特点及 作品;在《沧桑几度:〈平复帖〉—谈谈我国 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中详细讲述收藏《平复 帖》的过程,并对书法内容进行论述,又附有 释文;另外还有《我所收藏的中国古代法书》 《宋四书家》等文。
张伯驹、潘素梅 竹双清纸本设色
《张伯驹牛棚杂记》是近年出版,关于张 伯驹在“文革”期间写于吉林省博物馆的工作 笔记,其中有多处讲到他给学校等不同机构讲 学书法的经历。书中写有“在党校讲书法,在吉 大讲词”“在美协开会讲书法,在艺校讲书法” 等。在《建国以来的交代(1949—1967年)》里, 张伯驹记下:“五零年至五一年,我任燕京大学 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所讲的课是中国书法史、 中国绘画史,书法史是自有毛笔开始,甲骨、篆 隶、真楷、行草历代发展沿革至清末为止。”指 出张伯驹所做的书法普及工作。从内容上看,他 所讲授的书法课是从书法起源开始,以历史时 间顺序讲述。
书中还提到:“五七年春,我接受与北京美 术出版社预定出版《中国书法欣赏》一书,内 容自毛笔开始,有篆书,有未刻的甲骨、殷商陶 器墨书、周帛书、汉木简、三国晋以至清真迹图 片、历代书法发展沿革的说明等。北京美术出 版社预付稿费200元,至五八年编写完竣交出版 社。”目前虽不见此书,但可以肯定张伯驹对中 国书法史的认识是全面的,且具有完整性的。
张伯驹 何可一日无此君 纸本墨笔 1980年 张伯驹 红梅图 纸本设色 1979年
张伯驹对中国书法的贡献除了在收藏、捐 赠和研究上,在对书法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上也 是极尽所能。1956年春,张伯驹与陈云诰、溥雪 斋、徐石雪、黄晏生、董寿平等人商议创办书法 社,同年9月16日,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组织— 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成立,成立大会在北京中 山公园召开,清末翰林陈云诰担任社长,张伯 驹、溥雪斋、徐石雪任副社长。
张伯驹与其他有 志之士通过举办大量的展览和书法交流活动, 为新中国书法的普及教育、书法人才的培养做 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12月,张伯驹作为北京市人民委员会 代表视察故宫博物院,提出了七项内容翔实的 建议,其中涉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的, 便是建议故宫博物院设立铭刻墨迹馆,并早日 组织法书、名画的复制与编辑出版刊物,以适 应各地研究参考。
张伯驹认为:“故宫是具有国 际意义的全国最大的博物馆。” 1980年,张伯驹已是耄耋老人,却在百废待 兴之际,对传统文化的痴心不减,依然不遗余 力地继续牵头组织文化活动。是年,北京中山 书画社成立,张伯驹仍担任社长,并身体力行 于书画社的组建工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angBoJuDeShuFaJianCangYuChuangZuo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