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求古”观下的仿汉印章
顾从德《集古印谱》经增删刊行而为 《印薮》,其后《复古印选》《古印选》等 大量印谱相继问世,秦汉印遂成为印人争 相取法的典范。《方谱》中仿汉印章占比 60%,约565例,涵盖拟汉满白文印式、拟 汉细白文印式、拟汉朱文印式、拟汉魏凿 刻印式及拟鸟虫篆印式等类型,此即方逢吉 “求古”观念的具体实践。
(一)拟汉满白文印式
章法上,多数印章留红较少,印文排布 四方均匀,极少采用上下错落的布局。字形 线条处理上方折多、弧线少,整体灵动性不 及汉印。刀法上,线条避光洁、求残破,颇 具金石气。(图9、图10)
(二)拟汉细白文印式
章法上,追求字形平整以充盈印面, 曲折与疏密变化的灵活性不足。(图11) 字形上,为稳定印面空间,转折处笔画多采 用方折处理,纵横感强烈。刀法上,三字印 以切刀为之,线条呈忽断忽连之态;二字印 线条如凿玉印般神完气足,毫无纤弱之弊。 (图12、图13)
(三)拟汉朱文印式
章法上,四字印式多采用类似汉印的 边框与印文粘连或逼边处理。字形上,直线 多、曲线少,印面生动性稍逊。刀法近浙派 切刀,线条残破之态则逼近汉印,边框疏密 得当。(图14、图15)
(四)拟汉魏凿刻印式
此类印式仅有4枚。从章法观之,印文 四字左右欹侧过甚,导致印面失衡,不及汉 印印文间的呼应关系与留红布局之契合。可见,方氏对此类印章的理解尚不成熟。 (图16)
(五)拟鸟虫篆印式
此类印式无论是充盈饱满还是残破空 灵的风格,方氏均能在刀法、章法上灵活处 理,生动有致,气息直逼汉印。虽然谱中此 类印章不足5枚,亦可见方氏对此类印风的 独特体悟。(图17)
四、“不假何氏桴筏”的方氏“心印”
文彭故去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前后,徽籍印人何震成为印坛翘楚,崇何之 风盛行,新安印人数量堪比江浙印人。同邑 方逢吉习印亦取法何震。《方谱》吴家凤序 中论及文彭、何震对印坛之影响:“先辈文 国博寿承之作,擅绝一时,而何主臣氏继 起,溯秦汉而上之,尽得古人心法,遒丽奇 古,无不各诣其极,称绝技矣。” 何震不仅风格独特,更开辟了“入古出 新”之路。
方逢吉虽得益于《印薮》,却不 拘泥形迹,取其精髓,以冲刀显线条猛利, 兼用切刀表苍劲,克服了《印薮》线条板滞 之弊,此亦方氏所追求。时人摹何成风,然 亦有批评之声。俞安期于《梁千秋印隽》序 中慨叹摹何者众而创新者寡[1];何派印人吴 正旸于《印可》自序中云:“字划笔法, 与主臣差不相类,主臣得之为主臣,我得 之为我耳!”[2]足见万历后期印人思想之活 跃。
《方谱》吴家凤序载“余友元长氏…… 自仓史以逮斯邈,靡不研摹搜索。故其所为 印章,不假何氏桴筏而悉契其心印”,体现 了方氏师法何震时强调自我意识,“体天地 之义,摹先哲之法”。《方谱》中类何震印 风者不下130枚,兹选代表性印作与何震印 作对比,并辅以特殊印例,以明方氏求新 之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ingDaiGuBenFangYuanChangYinPuYinFengTan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