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09-03 12:031690
在艺术创造中抄袭、重复前人和他人是可耻的, 但是能不能把传统的艺术创造法则统统打破、重起炉 灶呢?恐怕不能。什么叫现实?怎样才是反映现实? 我们和现代派的一些理论家没有共同的语言。我们说 的现实是指当今的社会和客观自然界,是可以感知的 世界。我们说艺术有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感,是说艺 术从可感知的世界汲取了养料,反过来积极地影响了 这个可感知的世...

在艺术创造中抄袭、重复前人和他人是可耻的, 但是能不能把传统的艺术创造法则统统打破、重起炉 灶呢?恐怕不能。什么叫现实?怎样才是反映现实? 我们和现代派的一些理论家没有共同的语言。我们说 的现实是指当今的社会和客观自然界,是可以感知的 世界。我们说艺术有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感,是说艺 术从可感知的世界汲取了养料,反过来积极地影响了 这个可感知的世界。现代派则把我们视为现实的这个 实体称之为“形而下”的现实,而把另一个幻想中的、 潜意识中的世界称为“形而上”的现实。他们漠视“形 而下”的现实,醉心于“形而上”的现实,即超现实。 超现实的学说起源于弗洛伊德的梦境说和心理分析的 理论。过去的文艺家如歌德,也表达过“第一现实” 和“第二现实”的意思。他认为,艺术家可以创造与“第 一现实”有一定距离的“第二现实”(艺术创造的现 实),不过他仍然坚持“第二现实”应该影响和帮助“第 一现实”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

歌德的基本观点是文 艺和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弗洛伊德和一些现代派 的理论家不一样。他们把“形而上”的现实作为创作 的源泉和出发点,不仅在形式上远离“形而下”的现 实,而且在内容上把自我表现放在第一位,其中少数 作品有一些现实感,但总的来说虚无缥缈、荒诞怪异, 很难让人看出有什么现实主义精神。 通常有一种说法,即现代西方世界是怪异的,那 个社会是罪恶、黑暗、一切颠倒了的,文艺只不过是 一种反映。现代派的许多艺术品怪异、难解不能归罪 于艺术家,而应该归罪于那个社会。这个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不全面。

文艺作为一种反映,不是 消极而是积极的。面对着黑暗和罪恶,面对着扭曲了 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人们 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尽管人们的喜、怒、哀、乐、怨, 赞美和诅咒的感情,都和现实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可是这些感情本身的价值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却 差异很大。那些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艺术家们, 那些愤世嫉俗躲在象牙之塔中沉湎于纯艺术探索的艺 术家们,那些在现实面前仅感到压抑、消沉和颓唐的 艺术家们,吐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不能因为他们的语言都是“反映”而予以一视同仁的 评价。 

有人说,“辩证法没有嗜好,它对任何流派都是 一视同仁的”“任何艺术流派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当 这个时代变成了历史,为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流派也必然 随之逝去”。这也只是说出了问题的一面,而忘记了更 重要的一面——任何艺术流派都有其社会根源和思想 基础,都是人们思想、愿望和感情的表现。它们从来都 是一分为二的。有的流派推动了时代的车轮前进,有的 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起了阻碍作用。时过境迁,它们也 确实随着时代的流逝而消失。但是历史的辩证法是这样 的无情和公正,把它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揭示得清清 楚楚,而使人们看得分明。

如果我们同意这个观点,那 么不做具体分析的诸如“一切艺术流派都具有现实主义 精神”的说法就很难使人同意了。 远的不说,就说欧美 19 世纪以来的美术吧—— 以大卫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和以热拉尔为代表的古典主 义,是起了不同历史作用的古典主义;以籍里柯、德 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德拉罗什为代表的浪 漫主义,是反映了小资产阶级不同思想倾向的浪漫主 义。写实派(按:人们通常称之为“现实主义画派”) 也可以分析,很难说一切画家、任何社团都有“现实 主义精神”。 至于“现代派”,那就更复杂了。

它不是一个有 统一纲领和同一思想倾向的派别,而是包括了不同思 想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许多流派的总称。如果用美国现 代派研究家阿纳逊的分期法,包括从印象派到最新概 念派、照相写实派,都属于现代派的范畴。对这样一 个复杂的艺术现象,简单地一概肯定和一概否定都是不科学也是不严肃的。过去我们对现代派艺术研究得 不够,简单的否定多,具体的分析少,不让人们接触它, 其结果是限制和束缚了我们自己,使我们耳目闭塞、 孤陋寡闻,把一些本来可以作为参考、借鉴的东西拒 之门外,也使我们对另一些假、恶、丑的东西失去接 触的机会,从而使我们的辨别能力迟钝了、不敏锐了。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改变,且现在已在改变。我们 应该有气魄、有胆识,肯定现代派艺术中一切从内容 到形式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东西, 但不能全盘肯定现代派,不能不加分析地给现代派送 上一顶“现实主义精神”的桂冠。现代派中有许多(不 是个别)丑恶的、不应该肯定的东西。 只有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 我们才可能说从现代派艺术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当然, 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肯定到什么程度和否定到什么 程度,没有也不可能有(大概也不需要有)标准的、 统一的答案。

这里需要认真地掌握资料,需要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必要的艺术鉴赏力和判断力,这也是艺术 理论探讨的课题。 像认识一切事物一样,评价现代派艺术中许多复 杂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有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局限 性。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只能在历史进程中逐渐被显 示出来。这样说,并不是排斥我们认识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已经认识清楚或者比较清楚的东西,应该成为思 想认识或理论的财富。例如,现代派中有相当部分明 显地反理性的、表现宗教神秘意识的作品是不能予以 肯定的。像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他不仅公开为西班 牙佛朗哥政权辩护,甚至在 1955 年示威性地从美国迁 往西班牙,抗议世界舆论对佛朗哥的谴责。他公开声 称“反对一切自由”“为镇压人类的一切自由而奋斗”, 宣扬“最好的文化是做弥撒”,认为解决世界矛盾的 最好办法是“精神堕落和呆痴”。他用艺术表达了他 的主张和理想。由于反动的政治立场和艺术倾向,他 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就被布勒东革出超现实主义的“教 门”。西方许多理论家都指出,他是用艺术献媚于教 皇和反动势力。不可否认,达利掌握了坚实的造型基 本功和魔术师般的变幻能力。他的构思、技巧和制造 出其不意艺术效果的本领,我们也可以适当参考。

他 的创作,诸如《内战的预感》《最后的晚餐》也是欧美动乱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某种反映。但是这种反映 只能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而不能鼓舞人心,不能给人 以美感,更谈不上说是反映了时代的本质。如果说这 类作品也具有现实主义精神,那岂不是对真、善、美 和假、恶、丑的混淆和颠倒! 20 世纪 30 年代,在苏联十月革命和欧美工人运 动的影响下,多种文艺流派曾经有过大联合的趋势, 并染上红的、革命的色彩。当时在德国,表现派和抽 象派的力量是占优势的。为德、意法西斯政权效仿的 画家们情况比较复杂,有的采用写实的形式,有的采 用现代派的手法,不论哪种情况,他们违背人类良知、 助纣为虐的反动行径是洗刷不掉的,这早已成为历史 定论。 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艺术品应该能懂、有益, 而且是艺术。他又说,其中以“能懂”最为重要。“有 益”“是艺术”这两条,至少可以从字面上看出人们 的意见分歧不大(按:当然真正涉及什么是有益,什 么是艺术,那意见完全可能是对立的)。说到“能懂” 这一条,会有人提出许多疑问,如“什么叫懂”“你 不懂的,我懂”“这个民族不懂的,那个民族懂”“多 数人不懂的,少数人懂”“今天不懂的,明天懂”…… 似乎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我想,鲁迅先生所说的“能懂”至关重要。这是 对艺术品与大众关系的极为简练的概括。它涉及文艺 的特征和功能、作者自己与广大读者的关系等许多方 面的问题。鲁迅先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反复强调这一点, 也是对当时欧美文艺趋向抽象、怪诞、晦涩难懂的批 评。一件好的艺术品,最好开始就能为多数人看懂,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应该不满足为少数人看懂,而 应经过宣传说明,争取为多数人所懂得、理解、接受。 好的艺术品应该从群众的欣赏水平出发,又高于群众 的水平,应该有征服群众的魅力。既然艺术品是时代 的产物,它总应该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应该服务 于这个时代,也就是为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利用。 离开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例如生活在今天的人偏要创 造为“月球上人类”(按:假如说有这种人类的话) 利用的艺术,那是很荒诞的。 

有人为不能懂的艺术辩解说,“绘画的空间(即 画面)是一个幻想的空间”“一切都是假定的”。这种假定性都是合理的。自然,任何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都是假定性的,但不要忘记,合理的假定性是从客观 的事物和景象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也就是有客观基 础的。假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发展,不应 该固定不变,但假定性的创造要受到民族、时代、当 代群众审美需要的制约,不可能离开客观基础而随心 所欲地去臆造。有适合于客观规律的假定性,也有违 背客观规律的假定性。艺术家只能发现规律,包括形 式表现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艺术形式的这种假定性, 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公式,是一些概 念的抽象符号,而是用形象的、可以感知的符号作为 结构。这些形象的结构零件来源于生活,又经过艺术 家运用想象力去变化、加工和装配。假定性是生活原 料和想象力化合成的,不是纯思维的产物。

很难说现 代派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假定性,因为他们之间对假定 性也有不同的理解。也很难说他们创造的各种假定性 都符合艺术规律,或者说是合理的。例如,把几个装 商品的纸盒拼集起来作为雕塑品,把从垃圾堆里找来 的废物贴在画布上,在一个画框内什么也不挂,或者 整幅画布是一块黑色……这类模式、这类假定性,奇 是够奇的了,可是有什么美感可言呢?也许这是现代 派中的糟粕吧,但愿如此!不过,它们也有“深奥莫 测”的哲理。例如,那无画的画框和整幅画布上的黑 色块据说是从我国老子哲学中得到的启发,是以“无” 作为一种最高精神境界的哲学思想来构思的。

这种假 定性离开人生、离开现实太远了,凡夫俗子是很难看 得懂的,也很难从中悟出现实主义精神来。 科学的、工业的、动的时代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 感情和趣味,影响到艺术形式的旋律和节奏。现代派 的一些艺术家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我们不无启发。我们 可以借鉴他们形式探索的某些方面,为发展社会主义 文艺服务。他们当中某些作品确有现实主义精神,我 们也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如果从“凡是存在就是合理” 的理论出发,笼统地、不加分析地认为现代派都具有 现实主义精神,那就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了,而 且还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于艺术实践也会带来有害 的影响。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anShiZhuYiJingShenYuXianDaiPaiYiShu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