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10-07 18:472950
三、应酬之作—以沈周《为朱存理所 作山水卷》、祝允明《黄庭经册》为例 应酬之作对于中国书画家而言始终是一个 无法避免的问题。白谦慎老师写过一本书叫《傅 山的交往和应酬》〔11〕 ,其中把应酬作为一个艺 术史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他认为,“在现存的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特别是明清以后的作品中,为应酬而书写的作品数量和可能多于为适情自娱 而创作...

三、应酬之作—以沈周《为朱存理所 作山水卷》、祝允明《黄庭经册》为例 

应酬之作对于中国书画家而言始终是一个 无法避免的问题。白谦慎老师写过一本书叫《傅 山的交往和应酬》〔11〕 ,其中把应酬作为一个艺 术史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他认为,“在现存的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特别是明清以后的作品中,为应酬而书写的作品数量和可能多于为适情自娱 而创作的作品”。柯律格甚至以“雅债”为题来 书写文徵明及其所代表的吴门画坛,正是从人 情、应酬等社会问题的角度去探讨艺术史。沈周 也曾在题跋中感慨:“余早岁以画为乐,中岁以画 为累……”中年以后随着画名日盛,于是有大量 不可推脱的人情应酬,才使得原本热爱绘事的 沈周,不堪其累,作如是感叹。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1张

本次展览中就有 一册祝允明的《小楷黄庭经》(图8),是他在去 世前两个月,病中为一位昆山来求字的魏诚甫所 作。册后的祝允明自题道: 昆山魏诚甫远谒乞书黄庭经,此非抱 病老人所办也。诚父意极恳,且欲坐守急 回,遂以六十七岁久疾初间,却药执笔,半日 间了千三百余言,可谓老人多儿态矣!…… 册末祝允明署款为“丙戌十月”,他卒于两 个月后的丙戌十二月。想想真惨,六十七岁老人 在病中停下服药,迫不得已去应酬一位远道而 来的求书者。因为求书者是从昆山来到苏州城里的,在当时就是远道了。他坐等着祝允明写完 一套《黄庭经》,还急着要把书册带回昆山。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2张

图9 [明]沈周 为朱存理作山水卷

无 奈之下,祝允明抱病,半日内写完一千三百余字的 小楷书,何等辛苦!通过魏诚甫的“坐守”和祝 允明的“却药执笔”这几个词的描述,深切地反 映出艺术家的“应酬之苦”。据史载,祝允明晚 年家庭开销大,极其缺钱,他售卖书作应该是全 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一病便不能写字了,不仅 断了财路,还需要钱治病,真是雪上加霜。

于是 不得不抱病替人作书,换钱维持生计。从书迹来 看,此册小楷书确有疲病之态,不似其年轻时, 一手锺繇体小楷书写得宽博厚实、元气满满。祝 允明爱用“老人多儿态”题写在书迹上作为自谦 之词,这册上也写了。实际上此册书作恰恰不是 “老人多儿态”,而是“老人多病态了”。 上面讲的是迫不得已的应酬、辛苦的应酬、 苦恼的应酬,都与我们中国文人艺术出于娱情 适性的出发点相违。但还有一种应酬不是苦的, 而是甜的,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是倾尽心血的。

这类应酬是为好友、知己所作的书画。士可为知 己者死,俞伯牙因为知音钟子期已死,从此不再 弹琴。所以为知己者作画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应酬。沈周—此次“三吴墨妙展”的主角之一, 他曾两次为好友吴宽离苏赴京作送别图,皆是 饱含深情地抒写。成化十五年(1479)的那次,沈 周绘制了五丈长卷,并题诗道:“赠君耻无紫玉 珏,赠君更无黄金棰。为君十日画一山,为君五 日画一水……”诗意感人,画作更是用尽心意。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anWuMoMiaoYuWuMenShouCang_4.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