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10-07 18:472970
二、吴门书画家如何向经典学习 在没有照相印刷术和公共展览机制 的古代,一个画家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他的眼界。市井小画工能看到的只 有师父教给的粉本,他的所能最多只是 在画工当中争个高下。一般画家的眼界 是学习老师的画风,如此代代相因,跳 脱不出师门的范围。而那些在画史上开 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除了有过人的天 赋以外,几乎皆有机缘...

二、吴门书画家如何向经典学习 

在没有照相印刷术和公共展览机制 的古代,一个画家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他的眼界。市井小画工能看到的只 有师父教给的粉本,他的所能最多只是 在画工当中争个高下。一般画家的眼界 是学习老师的画风,如此代代相因,跳 脱不出师门的范围。而那些在画史上开 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除了有过人的天 赋以外,几乎皆有机缘可以接触到古代 的书画名迹,或是自己收藏,或是身处 鉴藏圈中,周围有藏家朋友,可以时时观 赏及借观临摹;又或是有机会接触到内 府的书画收藏,那就更加眼福不浅了。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1张

图5—2《九段锦》第二开

明代苏州有大量书画名迹在这一 带流转,这里活跃着一个人数众多的鉴 藏家群体,他们的赏鉴、雅集、买卖使 得苏州乃至更广泛的三吴地区具备了繁 盛的收藏、赏鉴风气,而这正是吴门画 派和吴门书派诞生的催化剂。吴门的书 画家们有的直接向家藏学习,有的向朋 友藏家借观藏品以临摹学习,有的则是 去朋友家里观摩或是在雅集上细读他 人藏品,总之通过各种途经向古代经典 学习。 

1沈周直接向家藏学习—以 《九段锦》为例 

此次展览中有一套沈周《九段锦》 册〔4〕 ,是沈周作于成化七年(1471)前后, 其45岁上下的作品〔5〕 。画九页,用笔细致 温润,设色明艳又雅致,是极其难得而 珍贵的细沈山水佳构,在现存沈周作品 谱系中实属罕见,而又在印证着画史对 沈周早期画风的描述,因而具有填补画 史空白之意义。(图5) 关于《九段锦》画风的来源,我们 来看看这个画册较早的几位著录者和 题跋者的看法。万历时的徽州鉴赏家 詹景凤在他的《东图玄览编》中记载了 《九段锦》册在王世懋家,这是我们目 前能找到的最早著录。詹景凤评价道: “(《九段锦》)皆法元人赵、吴、王、黄 四家。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2张

图5—3《九段锦》第三开

然实启南生平精心作,虽佳,于 今日称精古雅秀可耳,以比元人不无堂 室之判。”詹景凤认为,沈周这册《九段 锦》画风学元人,算得沈周平生精心之 作了,在今天看来画风“精古雅秀”,但比起元人来仍有很大差距。 最具分量的题识来自晚明巨眼董其昌,原在册后,可惜乾隆 年间毁于火灾,好在高士奇《江村销夏录》中作了全文抄录。董 其昌说“(九段锦)乃兼元季四大家及赵吴兴、莆阳惠崇诸体”。 董其昌这里所言“元季四大家”已经是指“黄王倪吴”四家了,再 加上赵孟頫和北宋的惠崇—这两位都善写著色小景,这是董 其昌从《九段锦》中分析出的沈周画风来源。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3张

图5—4《九段锦》第四开

到了清初高士奇收藏并著录这册《九段锦》时,就干脆为每 页画起了个“仿某家”的名字。从第一开到第九开依次是:仿赵 吴兴青绿山水、仿黄鹤山樵、仿吴仲圭水墨、仿赵千里、仿惠崇、 仿王孟端、仿赵仲穆、仿李成、仿赵大年芦汀菱汊。尽管高士奇 所评出处未必尽然,但他的品鉴仍有一定道理。他认为九段锦的 风格除了得自于赵孟頫父子、“元四家”以外,还受到宋人李成、 惠崇、赵大年、赵千里的影响。高士奇在他的另一本笔记《竹窗 集》〔6〕 中也谈到了《九段锦》,他说: 世传沈石田画多粗豪磊落,谓其未脱画家习气,不知其 原从宋元精微探讨而出,人特未之见耳。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4张

图5—5《九段锦》第五开

吴中所传九段锦册 子,高五寸许,长仅一尺。董思白题为“快心洞目之观”。又云 “如北朝人见庾信诗”,不胜叹服! 在这里高士奇再次强调了世人所不了解的沈周另一面,即精 深地学习宋元诸家,并以精微的形式呈现。 那么沈周从何处得见宋元名迹,并向其师法呢?答案是家 藏。当然,身处吴门鉴藏圈中,有大量的古代名迹流转其间,周 围朋友们的藏品也都可观可摹。而且作为鉴定核心,沈周目见 及鉴赏过的名迹一定远超其自家的收藏,但向家藏学习是最直 接、最深入的。 作为吴门画派的第一代领袖,沈周家富收藏,而且其家族已 有四代与艺术圈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5张

图5—6《九段锦》第六开

其曾祖沈良与王蒙有不错的 交情,王蒙曾月夜访沈,并绘小景相赠,一直保藏在沈家。而沈周 的祖父沈澄亦蒙锡山沈睿相赠王蒙名作《听雨楼图》,沈周自己 也藏有王蒙的名作《太白山图卷》(今藏辽宁省博物馆)。在“元 四家”中,沈周从家族亲谊及师友关系上可算是与王蒙最近。除 此之外,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也曾是沈周的收藏,他还 有吴镇《古松图》《水墨册页》(前为山水六,后为松竹者十)。 在宋画方面,沈周家藏的李成画、高克明《溪山雪意图》以及惠 崇《秋浦双鸳图》等是与《九段锦》语言有关联的。

“三吴墨妙”与吴门收藏 三吴墨妙 吴门收藏 江南书法展 第6张

图6 [明]祝允明 梦游莺花洞天记

在清宫藏品 目中有好几个宋画集册中著录有沈周藏印(今在台北故宫博物 院),即说明这些宋画集册中有一些册页、团扇曾在沈周家,其 中应不乏精致的小景画。 其实沈周的收藏远不止于此,以上只是我们依据《九段锦》 的画风来源选取的相关沈周家藏,在我的《吴门具眼》〔7〕 一书中,对目前我们能查找到的现存的以及文献记载 的沈周家藏做了统计表〔8〕 ,统计出50多件书画藏 品,这可能只是沈周收藏的冰山一角。正因为拥 有这样规模的收藏,沈周才可以泛滥宋元诸家, 深入而细致地学习,逐渐形成他独特而又包容 丰富传统语言的绘画风格。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anWuMoMiaoYuWuMenShouCang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