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在艰难与困惑中前进
农民画,作为一个独特的画种,在上世纪50年代因政治的需要应运而生。转眼半个多世纪,它享受了世人瞩目的繁华与喧嚣,也忍受了被人淡忘的落寞与清苦。许多作者,一直在默默坚守着,并在殷殷期待着更多的关注。7月6日,作为...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35
0
2048
也谈书法和书法家的职业化
2010年7月17日《中国书画报》A2版上“批评家茶座”栏目的讨论题目是“职业化:书法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薛元明、李庶民、张瑞田三位先生从不同侧面讨论了这个话题。读完他们的文章,感觉他们在基本概念上游移不定...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32
0
1451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下)
美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人格化的产物,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为什么林风眠的画,同样是中国画,骨子里却透着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凄美呢?这就是一种对文化做深层检视之后的抽象审美呈现。而吴冠中所要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吴冠中是...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28
0
2166
书法应当具有精神高度
去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书法开创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26
0
1922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中)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吴冠中给我们留下的 吴冠中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建国(这里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向是主题先行,绘画成了讲述内容的图解,完全丧失了其作为造型艺术的欣赏本质。绘画的美主要...
书画广角
2017-07-28 11:07
0
2029
职业书法家究竟是什么角色
如果我们依旧把1949年前后的中国,分成“旧中国”和“新中国”,那么显然,职业书法家是新中国的产物。 近现代书法史告诉我们,职业书法家从来没有进入体制化的范畴,因此,专以写字谋生的书法家不会有规模、有...
书画广角
2017-07-27 22:34
0
2316
书法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职业化:书法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端午节吃粽子乃传统风俗,不过现在可看成是一道“程序”,不再是每家、每户亲手包粽子,而是专门有人做粽子、专门有人吃粽子。现在的粽子吃不出糯米香味,加火腿、加豆沙、加蜜枣、加八宝,加...
书画广角
2017-07-27 22:26
0
1910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上)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吴冠中给我们留下的吴冠中先生去世了。按照人们常说的,到了对他盖棺论定的时候了。但其实对于吴冠中而言,我们不需要等到盖棺之时才能论定。早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论定了。 吴冠中是当...
书画广角
2017-07-27 22:09
0
1550
书法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助推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作为文化艺术之一的书法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和民族的审美追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应理所当然地成为一支先锋力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书法艺术在构建...
书画广角
2017-07-27 22:04
0
3156
自由出版物忽悠出来的“伪人”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出版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书法出版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一些虚假的书法出版物。最典型的个案便是201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副刊“艺坛走笔...
书画广角
2017-07-27 20:33
0
2210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绘画性”的对比
中国画艺术是世界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说,越是搞外国的艺术就越喜欢自己民族的艺术,越能看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好。本文试图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绘画性”进行对比,谈不上多有学术价值,只是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而已...
书画广角
2017-07-27 20:30
0
4550
做一个学者型书法家并非“不现实”
王德志先生在5月22日《中国书画报》A2版上发表的《浅谈书法家学者化》一文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求书法家个体甚至整个群体“学者化”是不现实的。但我觉得,要求书法家努力做一个学者型的书法家,这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
书画广角
2017-07-27 20:00
0
3694
试论徐悲鸿动物画的人文性特征
徐悲鸿是学术界一个永久的话题。有人称他是“一代巨匠,艺坛师表”,也有人说他是一位被“鸿儒耆宿们宠坏了的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正规训练的富有才情却又先天不足的画家”,以致“养成了他过早地在不具备大师条件的时候从心理和行...
书画广角
2017-07-27 19:54
0
2570
当代书法会是“狗尾续貂”吗
当代书法会是“狗尾续貂”吗?当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内心有些隐痛,毕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不能承受之“轻”。而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算起来我对书法的投入,断断续续也有二十多年了,虽然至今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但其...
书画广角
2017-07-27 19:46
0
1437
何去何从:创作歉收与批评缺席
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年代。最典型的是,大家时常为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读书,原本就是个人学习的一部分,而现在却需要使出牛劲儿去鼓与呼。人不读书算什么?况且,还提出所谓的“底线”问题。当下书坛,居然讨论什...
书画广角
2017-07-27 19:43
0
1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