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大海中最令人陶醉的浪花
如果说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美丽的大海,那么草书就是这大海中那朵最令人陶醉的浪花。 我觉得,凝聚着几千年来华夏儿女的审美观念,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的是书法,而促使中国文字由实用性书写上升为艺术,最能代表中国书法...
书画赏析
2017-06-16 11:11
0
2905
周天球《五言律诗轴》
周天球行草《五言律诗轴》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又号六止居士,江苏太仓人。他善画写意兰草,《明画录》谓:“墨兰自赵松雪后失传,惟天球独得其妙。”如果对照其书法用笔,可见二者有相...
书画赏析
2017-06-16 10:54
0
4095
“书品论”的溯源与解析(3)
“书品论”来源于魏晋的人物品藻曹丕的“文气说”,实现了从“才性论”到审美判断的转换,标志着社会从“人的觉醒”进入到“文的自觉”时代。注字1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明确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书画赏析
2017-06-16 10:50
0
1894
杜老师用“放开了画”鼓励我
我一生沉醉于艺事,但资质鲁钝,虽努力几十载,仍修为有限,成就不大。不过,坎坷历程中,我与杜滋龄老师的接触和交往令我终生难忘。是杜老师对我的关爱和指导总让我信心满满,虽有些跌跌撞撞,但一直执著地走在从艺道路上。&...
书画赏析
2017-06-16 10:44
0
1628
王北苏与他的书法艺术
与王北苏结识纯属偶然。去年初,他出了一本书画集子。其中一幅大字行书“无可奈何”引起了我的注意,遂发短信,索题一斋号(此为本人一大收藏爱好)。本以为未必可行,但不足一周时间,便收到来自浙江淳安的信件。打开一看,正...
书画赏析
2017-06-16 10:41
0
2425
“书品论”的溯源与解析(4)
人品并不能决定书品。清人钱泳在《论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岂在区区笔墨间以定人品乎?”吴德旋在《论书随笔》中表述了同样的观点:“明嘉靖以后,士大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张瑞图)、王觉斯(王铎)人品...
书画赏析
2017-06-16 10:37
0
2069
邢慈静《临王羲之书》
邢慈静《临王羲之书》《无声诗史》赞道:“慈静书体,颇类子愿(邢侗),画品清雅,亦彤管之秀,名家鉴赏不虚也。” 清代莫树椿亦感叹:“(邢慈静)不独诗才清妙,而字画之婉畅浑脱,尤非宋元以后笔墨。嗟乎!天之...
书画赏析
2017-06-15 23:30
0
1710
“书品论”的溯源与解析(完)
书法如人之性格,但并不如其品格。颜真卿书气势充沛、劲促豁达、姿态飞动,显示了他那刚强耿直而又朴实敦厚的气质和性格;米芾书自然率真、奇宕潇洒,正是他那放纵不拘、随意任性的性格表现;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非篆非隶,非真...
书画赏析
2017-06-15 23:26
0
2455
王宠行草《五言律诗卷》
翻开中国历史上能够留名的杰出文人的档案,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中很多人都走过一段坎坷的人生旅程。他们多是当时的落魄者,但更是时代的强者。他们不甘寂寞,挺身呐喊,以其才、其智、其志、其艺,鼎立当代,昭示后来,千古不...
书画赏析
2017-06-15 20:51
0
5194
楷书《邓石如墓志铭》
花甲有七之年,以书法享誉天下的何绍基为一代布衣书法大家邓石如及夫人合葬书写了墓志铭。这件珍贵的墨迹像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使两代学者、书法大家的人生与心声汇成一曲感人的交响乐。 ...
书画赏析
2017-06-15 20:24
0
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