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绘画作品的语言学分析探究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09-25 12:152190
在全球化 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以环保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进一步打破了 不同艺术观念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壁垒,将全球的和地域的、东方 的和西方的文化通过情感这一纽带相联系,解释了艺术与人文 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引发了艺术家和观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思考[7] 。 作品形式的呈现与对意义的解读都依赖于共同的语境。反 之,艺术家对语境的主动建构也有利...

在全球化 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以环保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进一步打破了 不同艺术观念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壁垒,将全球的和地域的、东方 的和西方的文化通过情感这一纽带相联系,解释了艺术与人文 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引发了艺术家和观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思考[7] 。 

作品形式的呈现与对意义的解读都依赖于共同的语境。反 之,艺术家对语境的主动建构也有利于观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艺 术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主动建构的语境为形式塑造设置了一定 的限制条件,其将语义框定在某个特定范围内,这可能会影响艺 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但同时也可以为艺术家指明创作方 向,抑或是为观者体会作品的意义提供某些线索。

语境既可以 是某种思想,又可以是某个展览的主题;既可以是某一种现实处 境,又可以是一种理论的范式。语境在变化中发展,又于某一阶 段具有内在的稳定性。语境是一种结构,似乎可以缓和对立事 物或思想之间的冲突,使二者接纳差异、达成和解,并引导二者 共同追求公共性。 

结语 

研究人员可以将艺术学中的形式与意义和语言学中的语形 与意义相对应。侧重于形式的绘画艺术,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置于同一求真语境,以相似的编码规则拓展了语义表达的 广度与深度;强调意义的绘画作品则多样化地呈现了世界范围 内的语形。艺术批评作为一种语用,在构筑艺术价值评判体系 的同时,无形地作用于人们的潜意识,帮助人们塑造起某种价值 观念,同时引导人们将其内化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不同的文 化对应不同的语境,语境不仅可以是借助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 文化环境,而且可以是将某一核心概念或主题作为行事准则,即 人为构建的话语环境。在求同存异思想的引领下,艺术家主动 搭建共同的语境,可以在对同一语义的追寻中使不同的语形各 放异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3]谭好哲.语境意识与美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29-230. 

[2]张世英.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9,46(4):5-10. 

[4]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J].文艺研究,2013(7):34-41. 

[5]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3. 

[6]赵毅衡.论伴随文本:扩展“文本间性”的一种方式[J].文艺理论研 究,2010(2):7. 

[7]甄魏,黄梦娜.2020年中国美术热点现象述评[J].民族艺术研究, 2021,34(2):31-36.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HuiHuaZuoPinDeYuYanXueFenXiTanJiu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