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老人早期书画及写真技法考 齐白石老人早期书画及写真技法考 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的绘画艺术作品,散布世界各地,数量之富,题材之广,影响之深,早已引起美术界的重视和景仰。今天,国内外研究白石老人的著作和图录,相继... 书画艺术 2017-08-09 13:37 0 2952
书法气韵说 书法气韵说 两千多年前《易经》的作者有一句话,叫“天地yinyun ,万物化醇”,yinyun 即氤氲,一种交密之气。气,“望之缈然,即之氤氲”,似乎难以触摸,但却又浓郁地弥漫在人周围。... 书画艺术 2017-08-09 13:35 0 2166
画竹的历史名家 中国人最早的竹子情结大约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据陈寅恪先生的研究,这大概与当时人对天师道的信仰有关。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王子猷的“不可一日无此君”了。到了后来,春联中常有“竹报平安”的话语来企迎吉祥,于是竹子就从一... 书画艺术 2017-08-09 13:29 0 1832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智慧 互联网除了能聊天、购物、看新闻、发邮件、下载MP3,还能做什么?答案是,现在你可以做“艺术群氓”,可以和无数不认识的人一起编撰百科全书,或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 “快闪族”(Flash mob,又称“网... 书画艺术 2017-08-09 13:25 0 1456
鲁迅造像艺术认识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品中美术作品为一大项。这些美术作品包括鲁迅生前自己的藏品以及1956年建馆后的收藏品两大部分。前者有中国古代石刻作品拓片,中国和前苏联、德国、日本等国现代画家的作品。其中,仅版画一种即达数千件之... 书画艺术 2017-08-09 13:20 0 4383
人民币上的名家书法 解放后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是由当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的董必武题写的。董老自幼对柳体情有独钟。他以楷书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刚健俊洁、笔势精悍、骨力遒劲、结构严谨而开张,深受书法界好... 书画艺术 2017-08-09 13:15 0 2386
如何让故宫再活更多的600年? 据《北京晨报》报道,10月10日法国著名的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将以中国古老的紫禁城和正阳门为背景,举办一场“紫禁城雅尔音乐会”。报纸是以“紫禁城开门迎雅尔”为标题进行报道的。但是,如果雅尔想在同样是世界... 书画艺术 2017-08-09 12:45 0 1618
古董行业的博傻逻辑 像齐老人一类的小古董商人,都很喜欢聊天,并且身边常备个小本子,里边记录的都是从他手中买过东西的人的信息。如果本子上的人来访,他会更热情地把你让到他摊位上的清代山西榆木椅子上坐下,然后弯下身去把桌下一些玉摆件和陶... 书画艺术 2017-08-09 12:29 0 1951
剖析书画市场造假十大手段 书画作伪自古有之。纵览中国书画史,收藏与作伪始终是相伴相生、形影不离的。书画作伪始自两晋,缘于当时涌现了一大批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书画名士如王羲之 等人,他们的书画一时成为人们竞相购藏与赏玩的对象,赝品也应运而生... 书画广角 2017-08-08 18:20 0 2040
书画鉴定不能拿“铁证”做学术研究的武器 有时候,书画鉴定就像法庭判定一桩案件一样,铁证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武器,所以在法庭上不管是被告或原告,如果举出对自己有利的铁证,基本上就胜券在握,这叫铁证如山。如果说起书画鉴定中的铁证,不外乎会想到材料、著录、题... 书画广角 2017-08-08 18:17 0 1634
浅刻艺术 浅刻,也称阴刻,属竹刻艺术范畴。而竹刻,又称竹雕或刻竹,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同时也是我国工艺美术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备受历代艺术家们的追捧。 源远流长 竹刻的历史源远流...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55 0 2660
国画装裱技法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高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54 0 1863
古画揭裱三忌用 ◇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 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51 0 2015
书画装裱的特式—手卷 手卷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亦称“长卷”或“图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手卷是书画作品中横幅比较长的形式,一般短的有一两米,...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49 0 3197
落款不可小觑 现在,书法作品的幅式比起魏晋时大,比起明清民国时也大,一直朝着大的方向发展,大到一堵墙,顶到梁上。幅式大,便于倾情,便于挥洒,但也消耗了更多的气力和笔墨,几幅下来已是精神恍惚,颇觉吃力。一个书法家在这样的过程中...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36 0 2111
刘京闻与他的书法创作 作为同窗道友,我对刘京闻的书法创作并不陌生。初次相见,他所赠送的一本薄薄的书法作品集,便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从集子中可见,他擅长行草,行晋人的路径(“二王”气息浓郁);结字用笔中规中矩,但透出较高的才气。&nbs...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19 0 2011
李广瑞及其书法印象 “认识”李广瑞先生,最初还是在报刊上。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未见过面。去年6月,我调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后不久,办公室通知我说,市政协副主席、书法家李广瑞要来馆里考察,让我接待。见面的机缘终于到了。此后,在馆...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13 0 5703
王穀祥行书《赠绍谷诗》 在文徵明的众多追随者中,王穀祥是让人陌生的一个。 王穀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穀祥为嘉靖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归家,屡召不出。中年之后,王穀祥便不肯执笔,故...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09 0 2411
如何提高当代草书的创作水平 草书本来是汉字的一种简便实用的快速写法。随着书写的不断演进、发展,草书凸显出越来越强的艺术性、可赏性。而且,其因寓情随性、书写洒脱灵动而获得了众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然而,千百年来,草书大家却寥若晨星、屈...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05 0 1854
几多“绝活”变“绝唱” 潮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主流派。潮绣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赛会、1923年的伦敦万国赛会上均夺得金奖;在清代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赛会上,唯有... 书画广角 2017-08-08 16:02 0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