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杨妃上马图》图像新释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09-24 13:157310
三、《杨妃上马图》的画意 (一)“故迟迟(徐徐)” 晚唐虽已出现杨妃上马图像,但由于资料匮乏, 尚无法了解唐至北宋时期该题材的具体情况。而自南 宋以来,从画史和题画诗中可明显观察到此题材的复 苏与流行,尤以元明为甚。学者多引用南宋高似孙在 《纬略》的记载溯源该图像,因高似孙将上马图归 在了唐代陈闳名下。[14]此种说法并不足以为...

三、《杨妃上马图》的画意 

(一)“故迟迟(徐徐)” 

晚唐虽已出现杨妃上马图像,但由于资料匮乏, 尚无法了解唐至北宋时期该题材的具体情况。而自南 宋以来,从画史和题画诗中可明显观察到此题材的复 苏与流行,尤以元明为甚。学者多引用南宋高似孙在 《纬略》的记载溯源该图像,因高似孙将上马图归 在了唐代陈闳名下。[14]此种说法并不足以为信,但他 引用的多篇题画诗却值得深究一番。高似孙提到韩驹 曾题《杨妃上马图》,“翠华欲幸长生殿,立马楼前 待贵妃。尚觅君王一回顾,金鞍欲上故迟迟”。

因为 高在其后又提及《蔡天启集》中亦有此诗。因此,一 诗出现两名作者,自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此诗最 大的疑点,即作者到底是谁?宋代文人亦早留意到这 个问题,但作者究竟是韩驹还是蔡天启,[15]他们也 未能给出答案。而同时代的楼钥也有相似的题《杨妃 上马图》诗,“金鞍欲上故徐徐,想见华清被宠初。 

《杨妃上马图》图像新释 杨妃上马图 钱选 第1张

图7 顾见龙《贵妃出浴图》 绢本设色 96.5cm×44.1cm 清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后日延秋门下路,不应有暇作踟蹰”[16]。虽两首诗 并不完全相同,但均有这一句“金鞍欲上故迟迟(徐 徐)”,这应不是巧合。此外,高似孙引用的程子山 题《太真上马图》中亦有类似诗句,“要回一顾特迟 迟”。又如吴师道题《杨妃上马图》,“花拥金鞍 步步迟,君王别殿待多时”[17]。在元明时期有关明 皇杨妃的一些题画诗中,这一句还被改编成其他表 述,但“迟迟”这一主旨却一直被沿用,如“并肩 私语行迟迟”[18]。

从以上列举的题画诗中可以 捕捉到“迟迟”这一贯穿时代的 核心概念。“上马”这一本应快 速完成的行为,不仅被画家定格 在一瞬,也被文人形容为迟缓的 动作。而为何杨妃要“迟迟”, 不同的观画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宋代的“迟迟”往往加上了“故”,组成“故迟迟”,点名了上马迟 缓是杨妃故意之举。

《杨妃上马图》图像新释 杨妃上马图 钱选 第2张

图8 佚名《杨贵妃游花园》 木版画 26cm×28.5cm 清 大英博物馆

杨妃为何“故迟迟”?楼钥认为,杨妃上马前想起了 早前在华清池被宠的荣耀,而此番故意延缓之举,是暗指她知道从京城逃 往四川并非避难而是劫数,所以磨蹭着不愿上马;韩子苍等人则解释杨妃 明皇一行欲前往长生殿,杨妃“故迟迟”是希望明皇回头看她;程子山所 言为杨妃上马乏力,想得到明皇的回望关注,所以故意“迟迟”地上马。 

结合宋代题画诗多劝谏的特点,以及审视上述三首诗的辞藻、句意 与文风,可以发现后两者稍逊,且内里一致,“故迟迟”是为了博得明皇 的关心与回望。其实,楼钥的阐释与晚唐崔雍的理解不谋而合,应是杨妃 上马“故迟迟”的原意。崔雍借用“上蔡之犬”“华亭之鹤”的典故追忆 往昔,对命运不甘与无奈,亦正是杨妃上马时脑中奢靡享乐的掠影,“想 见华清被宠初”,不愿面对命丧马嵬的命运但又不得不为,因此故意踌躇 不愿上马。

而传韩子苍又或蔡天启的诗句虽极有可能是好事之人假托二人 大名,但也折射出上马图另一层世俗的暧昧意味,即上马迟缓这一故意而 为的行径是为了博得明皇的关注。这类看法意在强调杨妃此举的目的性, 是为了取悦另一主角,而非强调自身命运,削弱了杨妃的主体性,强化了 其作为赏观的特定性。此外,还有一种流行的看法,亦属于此类,即杨妃 “上马娇”,强调其娇态的赏观性。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angShangMaTuTuXiangXinShi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