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皇回望的图像演变
同为绘画媒介,扇面的绘画空间比手卷有限。在 绘制人物群组时,团扇本的人物相对微缩,明皇望向 杨妃的眼神刻画显然没有手卷本来得具体和暧昧;手 卷鉴于其特殊的赏鉴方式,营造的观赏体验更具私密 性。因此,虽同样是杨妃上马图像,明代手卷本显然 比南宋团扇本更具情色的暗示性以及故事的讲述性, 流传也更广。
在流传中,明皇侧身注视杨妃的动态程 式演变成明清时期明皇形象的典型特征,而原初传达 关切的眼神则转变为具有色情暗示的偷窥,与之一同 发生改变的还有不断新生的绘画语境,从上马嵬的一 语双关到二人宫廷靡靡之音的新情境。 在大英博物馆藏木版画《杨贵妃游花园》(图8) 中,杨妃在庭院,而明皇在其后另一空间中,以偷窥 者视角注视杨妃,带有强烈和大胆的色情意味。
明清 版画将明皇塑造成一个公然的偷窥者形象,迎合了当 时市场需求和大众审美趣味。而在一些手卷画中,明 皇则被含蓄地塑造成低调的偷窥者,观画者倒成了公开的偷窥者,借以窥探二人的宫中秘事。现存明清绘 画有不少以“明皇赏乐”为主题的长卷,其图像内容 几乎如出一辙,明皇坐在榻上侧目看向身旁的杨妃, 而杨妃则在观看前面的宫廷演乐(图9)。在“明皇 赏乐”主题之下,明皇对杨妃的侧身注视表达的是偷 窥心态,而非关心之切,忽视面前本应关注的奏乐表 演,偷看身旁聚精会神的美人。明皇虽是圆领衣袍的 装束,但为了暗示画面情色意味以及强化他的形象, 其圆领故意呈现松垮之状,让观者对画中故事的走向 想入非非。
明皇对杨妃的侧目注视还可见于《并笛图》 (图4)。与欣赏宫廷合奏不同,画中再现的是二人 共吹一笛。明皇暧昧的姿态、低头侧目的注视、衣领 的松散,其形象与上述明皇赏乐图颇似。二者也都借 用图像间接表达了夫妻恩爱之意,夫妻并笛为“花 开并蒂”;乐队表演即是夫妻情投意合的“琴瑟和 鸣”。
这类图像的制作逻辑、绘画风格的相似,佐证 了这两类应都属苏州片。而明皇对杨妃的侧目注视虽 继承自杨妃上马图像,但又被赋予了新的叙事语境, 强化了明皇重声色的形象。前文已分析过《杨妃上马 图》所蕴含的双重男性凝视,而《杨贵妃游花园》与 《并笛图》虽也沿用了这一特性,但情色意味更直白 与强烈。
在这两件作品中,明皇不仅是杨妃的伴侣, 也是偷窥者;而杨妃也承担了两个角色,一是作为画 中明皇的情色对象,二是作为观者的情色对象。观者 对杨妃的凝视与明皇对杨妃的凝视同时交汇于一处。 明皇在画中的角色也正是观者自我投射的结果,即正 在偷窥美人。观者除了通过偷窥宫廷秘辛获得愉悦刺 激之感外,也在自我认同与对明皇的认知重叠中获得 特殊的快感。[31]这与南宋期间明皇以幸存者视角注视 不幸者杨妃的情境与意涵明显不同。
在大众文化传播 中,明皇正大光明对杨妃表关切之意的注视演化成了 同一空间的偷瞥,继而还有版画中跨空间的偷窥,不 仅重塑了男女形象,南宋宫廷灌输的特殊复杂意义也 已然流失,情色意味则得到不断加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angShangMaTuTuXiangXinShi_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