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代画论中“书画同体”观念的嬗变 当论及中国古代书画关系时,常常会用到“书画同源”,考其源流,最 早见于清代朱履贞的《书学捷要》:“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籀变 古文,斯、邈因之,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 ... 书画广角 2025-09-15 09:27 0 263
陈白一与湖南工笔画群体 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全面输入,中国绘画在 时代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中,迎来了凸显 人文前卫的“新潮期”,工笔画也因此步入快节 奏的现代转型时期。该时期,潘絜兹... 书画赏析 2025-09-15 09:02 0 618
清初王云绘画师承渊源及风格探析 编者按:古代职业画家、宫廷御用画师多师法唐、宋绘画传统,其功力深厚,用笔精谨工稳,构图气势雄伟,作品多富有 装饰之美。如职业画家之山水界画,无论建筑物或山石、人物,其笔法、结构细节等一丝不苟,但又不失文人画之... 书画赏析 2025-09-15 08:34 0 558
王晋元花鸟画艺术价值分析 20世纪70到90年代之间,在中国传统绘画 主线的断裂和“西方主义”思潮再次涌入中国 艺术界的大背景下,花鸟画的传承与创新迎来 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花鸟画家王晋元 以题材新颖与形式融合的写意花鸟画... 书画市场 2025-09-15 08:28 0 333
当代书法的统绪认知与视觉转向* 传统书法借助文字的载道功能建立起“经 艺之本”的价值秩序,这一秩序在碑学运动后 发生裂变,进而使文人书法传统背后的文化属 性渐次消解。当代书法在后碑学时代面临着来 自本土道统衰落、现代展陈方式和西方异质... 书画市场 2025-09-14 18:51 0 437
明清树洞僧人图像研究溯源 树洞与僧人的组合相对于石洞或树下与僧 人的组合来说,并不常见,但明清时期多幅绘 画作品出现了树洞僧人的形象,多集中在成套 组的罗汉图中,如丁云鹏《应真云汇图》和《罗 汉图卷》、吴彬《五百罗汉图》和《十六... 书画收藏 2025-09-14 17:07 0 580
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中 的女性形象“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展出。此次展览汇集了 83件馆藏珍贵画作,涵盖了从东晋到清代的作 品。展览分为“文本佳话”和“生... 书画赏析 2025-09-14 16:26 0 488
古代仕女画中的女性风貌研究 早在商周时期,“士女”一词就已出现, 《尚书·周书》武成篇记载:“恭天成命,肆予 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 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 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 书画创作 2025-09-14 13:04 0 524
《秋暑憩多景楼诗》考 ——再论米芾更名时间 张焱(1979— ),男,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与书法艺术融合的交叉领域研究。《秋暑憩多景楼诗》,纸本,纵 27.6 厘米,横 34.3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钤“耆德忠正”[... 书画天地 2025-09-14 12:41 0 353
米芾生卒考 摘 要:米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鉴藏家,无论其书法创作还是书画鉴藏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由于 史料的缺失,学术界至今对其生卒年含混不清,本文以传世文献为主,结合米芾的相关书迹以及四柱八字命理学的... 书画广角 2025-09-14 12:30 0 422
上海博物馆藏张雨《行书自书诗册》 真伪新辨 摘 要:1998 年,刘九庵发表论文《元张雨两件书法作品的辨伪》,首次对上海博物馆藏张雨《行书自书诗册》的真伪提 出了质疑,认为系文彭临写的伪作。本文对刘九庵提到的诸多辨伪依据一一给出了驳议,并通过对上博藏张... 书画收藏 2025-09-14 12:06 0 762
国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研究 内容提要:国画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绘画形式,兼具独特的艺术风格、技法体系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学校教育中科学开展国画教学,既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充分领略传统艺术... 书画天地 2025-09-14 08:38 0 292
包世臣书法用笔“中实”说研究六题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清代重要书论家包世臣在书法用笔领域提出的核心理论—“中实”说。文章在梳理包世臣所处时代背景(社会危机、学术转 向、碑学兴起)及其独特人生经历(幕僚生涯、经世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中实”... 书画天地 2025-09-14 08:29 0 328
傅山书体杂糅现象探究 内容提要: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医学家、思想家,堪称历史上罕见的全才。他在书法领域诸体兼擅,尤其擅长打破不同书体之间 的界限,实现书体的通融。傅山现存作品中,存在诸多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呈现的多体杂糅之... 书画广角 2025-09-14 08:21 0 430
陈濂波丨文人画臆说 陈濂波,又名陈会金,别署石天阁、随安精舍。现执教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中国民盟盟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河南分院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书法家 协会顾... 书画创作 2025-09-14 08:12 0 327
何昆玉篆刻取法溯源 内容提要:作为清代岭南篆刻的重要代表人物,何昆玉以商人身份雅好金石收藏,长期摩挲古器物。丰 富的金石收藏阅历与器物研究见识,使其篆刻在印面形式上更为多元,取法对象更趋多样。从何昆玉的 篆刻印面、边款及印谱序... 书画艺术 2025-09-14 08:02 0 399
林风眠《水上鱼鹰》中的水墨革命与精神孤寂 林风眠(1900—1991)是20世纪 中国绘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以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创新精神,成为 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其众多 作品中,1961年创作的《水上鱼鹰》无 疑是极... 书画赏析 2025-09-14 07:56 0 444
画中画:中国传统绘画的隐喻空间与人文意趣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笔墨技法与自然物象的呈现,更根植于其独特的空间叙事结构。“画中画”作为一种精妙的空间营 造手法,通过屏风、镜子、扇子等载体,在二维平面上构建起多层隐喻空间。这些元素既... 画里画外 2025-09-13 16:02 0 604
浅析“以书入画”在文徵明山水画创作中的体现 内容提要:中国绘画与书法自古以来紧密相连,二者在艺术发展脉络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以书入画”理念肇始于唐代,之后一直备受历代书 画家重视,并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元代书画大家赵孟 明确提出“书画同源”... 书画广角 2025-09-13 15:52 0 428
于右任“标准草书”之创制及其多重属性略论 于右任(1879—1964),初名伯循,字右任,号神州旧主、 太平老人,室名鸳鸯七志之室。陕西三原人。光绪二十九年 (1903)举人,参与创办复旦公学、上海大学,后任陕西省政 府主席、监察院院长等职,19... 书画史论 2025-09-13 12:49 0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