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派传拓艺术

我国的金石拓片艺术历史悠久,有据可查的资料可以追溯到魏晋之际;国外的博物馆中还有唐代的拓本存世;传拓的发明甚至还要早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 传拓艺术是古代文物之美的进一步塑造,是自然之物与人工...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19 0 2786
浅谈南派传拓艺术

郭绍虞自学成典范

我常和学生讲:一个中国人,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国的文学,假使要被困难吓倒,真不免过于脆弱了。研究学问,向科学进军,第一步最要紧的就是要有勇气和决心,不向困难低头。第二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就是要抓紧时间...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15 0 3569
郭绍虞自学成典范

勺园

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楼、阁等建筑。从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看,园林中建筑物的密度愈来愈高,生活居住气息愈来愈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12 0 2963
勺园

美术创作探讨慎谈“学术”

一篇文章,内容才是核心。创作经验谈到位,我看也是学术。学术论文,最怕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如今这样的文章,实在太多了。 看多了美术理论家的文章,突然有这么一种感觉——中国美术界的学术文章,许多是吓...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10 0 2083
美术创作探讨慎谈“学术”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后现代的思潮,一直在诟病现代主义时期形成的流水线般的日子。不驻足,就不能凝望一朵花的美好。匆匆间,我们似乎遗落了什么。程园园(山西) 光年距离 中国画 200×187cm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nbs...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07 0 2170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在品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徐邦达指出乾隆认为是真迹的“子明卷”是假的。这令在场者都大吃一惊。徐邦达经过仔细考证,发现乾隆御笔题跋多次的“真迹”上的题款不合元代的规范,实为后人的仿作。而被乾隆判为赝品的“无...
书画收藏 2018-10-03 19:05 0 2674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加德满都的见面礼

离开印度那天,又一次在凌晨5点半起床。 我们计划乘坐早上9点多飞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航班,再换乘下午1点半的航班飞往博卡拉。次日将在博卡拉举办的“南风西游——广州画院岭南民俗风情画展”,当地政府已安...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02 0 2266
加德满都的见面礼

惊艳的织绣服饰艺术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苗族文化源自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史,涿鹿大战后,九黎部族惨败,其首领蚩尤被杀,战败后九黎余部开始从华北大地南迁,过黄河,跨长江,渡洞庭,进武陵山,唱着祖先们留下的古歌前行。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
书画收藏 2018-10-03 19:00 0 2041
惊艳的织绣服饰艺术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谈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主要有挑花、刺绣、编织、布贴、蜡染、银饰等,因地区不同,手法不同,繁简不等,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不同风格。一套装饰精妙的服饰,往往要花费一个姑娘几年甚至少女期的全部时间。 苗族刺绣类型...
书画收藏 2018-10-03 18:58 0 2410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谈

2667万元 “天外飞仙”不算贵

和2017年一样,2018年的佳士得亚洲艺术周拍卖前夕,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也带来了新年拍卖市场的新一轮成长。苏富比“洁蕊堂藏康熙瓷器”专场拍卖,数量多,品种丰富,估价合理,引来众多关注。其中的一件清康熙...
书画收藏 2018-10-03 18:55 0 3273
2667万元 “天外飞仙”不算贵

天下第一帖 《平复帖》赏析

一千七百多年前,一份问候友人的手札诞生在古朴的麻纸上,它就是被现代人誉为天下第一帖的《平复帖》。没想到现存最早的墨迹竟是草书,为什么陆机要用草书这种浪漫诗性的书体来给朋友写信札呢?这说明陆机的朋友也会草书,在那...
书画赏析 2018-10-03 18:53 0 5280
天下第一帖 《平复帖》赏析

胡铁生铁画银钩

郭沫若曾为胡氏所创作《工业学大庆》印集扉页题词“铁画银钩,古为今用”,引用宋朝皇帝赞誉大书家米芾的“铁画银钩”四个字,高度概括赞扬胡铁生的书法篆刻成就。 胡铁生出生于一户书香门第,为胡家这一支的长房长...
书画天地 2018-10-03 18:50 0 3760
胡铁生铁画银钩

沈尹默民国时期的书展

一 对于沈尹默先生的书法,评价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两点谁也无法否定,一是沈尹默举起了书法帖学的旗帜,开一代风气,二是他致力于书法的普及教育,让书法从私相传授变成了社会公益。沈尹默无疑是...
画里画外 2018-10-03 18:48 0 3810
沈尹默民国时期的书展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见人见物见生活”,人是最为关键的。祝汉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在人身上、手上,长在传承人的脑子里,这是一种技艺、手艺。”无论哪一种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主体都是代表性传承人。 每一项非遗项目,都是靠...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51 0 2351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且慢!“大学美术”必修课

近年来,总有一些热心人士呼吁“××进课堂”。这里的××,可以是书法、国学、民俗,也可以是京剧、二胡、年画等具体艺术门类,为保证效果还提议进重要考试。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 看了一些养身节目,感觉全民都...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6 0 2407
且慢!“大学美术”必修课

非视觉艺术探索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期间,为了促进各位学者的学习交流,大会开设“大师工作坊”,即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进行授课。我有幸参加了其中之一——中国台湾地区非视觉美学教育协会创办人赵欣怡老师的非视觉艺术探索工...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5 0 2157
非视觉艺术探索

艺术通感给书法插上翅膀

钱钟书在1962年《文学评论》上发表的“通感”文论引起我的注意,他总结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舌、身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体质”...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3 0 3037
艺术通感给书法插上翅膀

大千世界尽显方寸之间

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冀派内画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让人惊叹。 受家庭的影响,我喜欢传统民间艺术、尤爱内...
书画艺术 2018-10-02 21:40 0 2407
大千世界尽显方寸之间

缅怀夏与参

夏与参先生,中国美院退休教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1944年考入潘天寿先生任校长的重庆国立艺专。曾任职、兼职浙江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本文作者原中国美院副教授杨弢也于去年暑假不幸离世,中国美院王犁老...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38 0 3611
缅怀夏与参

宾翁门下 笔墨情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笔者始终以为,或在文坛或在艺坛,名人大家们的经历、性情、身份、命运多有迥异,但稍加比较,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对友情的执着和珍视,那种胶漆般醇粘的感情,那份永恒深藏的怀念,以及由...
画里画外 2018-10-02 21:36 0 2715
宾翁门下 笔墨情深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