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说“逸”

逸最难,要求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要求逃避物欲,追求精神。要求远离尘世,上达天意。 逸、神、妙、能,这是中国美术史评判画家与作品的四个等级。称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者称逸格、神格、妙格、能格。逸品最...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35 0 2336
不要随便说“逸”

低调的版画展

在各画种活动频繁的当下,版画这一传统画种虽然同样富于活力,但因展览少而略显低调。观众走进版画展,与看国画、油画、新媒体视觉展的感受,完全不同。 我们常说一幅好画,不在于尺寸大小,而在于其内涵,话虽有理...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33 0 2108
低调的版画展

真三高与假一低

三高与一低是收藏版画的人都会遇到的大数据之门,入得此门的人一般不会再说版画收藏起点低,传销界标榜自己门槛低是心怀叵测不厚道,以艺术品之名,三五百拎回家的版画和商场跳楼吐血的狂抛货没什么本质的区别,认了真地收藏实...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31 0 2153
真三高与假一低

网络语境下 的美术自律

网络在中国出现不过二三十年,但其影响却翻天覆地,“互联网+”带来的对各行各业的冲击波,已经传导至美术领域且影响至深。 由最初的贴吧、论坛到博客,至今天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大爆发”,使得美术也进入一个...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30 0 2124
网络语境下 的美术自律

倡其念 纪其行 感其怀

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博物馆。建院93年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在原有基础上得以不断充实,与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他们或无私捐赠文物,或提供信息和渠道,居中联络,...
书画收藏 2018-10-02 21:28 0 2556
倡其念 纪其行 感其怀

唯有大爱永留存

父亲母亲伉俪情深,相濡以沫至白头。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书画。父母精神上也是高度的统一,相互信任扶持,在大义面前视金钱如粪土。将不惜千金乃至生命换来并历尽曲折艰辛保存下的国宝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书画收藏 2018-10-02 21:26 0 2197
唯有大爱永留存

尘劫难移爱国志

已往人们每每爱用“九岁能诗,人称神童”“与清季镇国将军溥侗、袁世凯次子袁寒云、张学良交往甚厚,并称四大公子”等辞来赞誉我岳父,其实他的一生何尽于此。倒是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在忆及我岳父一生成就时有过一段肺腑之言:...
书画收藏 2018-10-02 21:24 0 2057
尘劫难移爱国志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的外公张伯驹先生去世已经36年了,而我也已经从懵懂少年步入知天命之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越来越清晰了。当然,从我记事起他已经是一位洗尽铅华、被生活和时代磨去一切棱角、和善可亲的老者了。...
书画收藏 2018-10-02 21:21 0 2381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林剑丹篆刻展谈当代古玺印创作

中国书协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撰写的前言谓:“剑丹之印,入手汉印,旁涉古玺,自秦汉玉印直至明清流派,莫不心追手摹,潜心研究,于邓石如皖派用功最久,体会最深。”虽然是轻描淡写的“旁涉古玺”一语,确有法眼之见。...
书画广角 2018-10-01 21:31 0 2592
林剑丹篆刻展谈当代古玺印创作

敦煌壁画临摹的意义

敦煌壁画临摹体系建立在前辈艺术家和学者们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之上,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临摹作为一门学问,需要临摹者以学者的态度去读解古代艺术的深刻内涵,研究时代特色,捕捉历史气息,揣摩古人意趣,了解...
书画史论 2018-10-01 21:28 0 2605
敦煌壁画临摹的意义

“四王”山水画及市场行情

“四王”,是中国清代绘画史上一个著名的绘画流派,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都出生于明末,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清初,因四人都姓王,故称“四王”。四王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作为清初画坛的正统派,在绘画...
书画收藏 2018-10-01 20:58 0 2211
“四王”山水画及市场行情

宋高宗御赐王十朋端砚辨伪

“宋高宗御赐王十朋端砚”虽系一方赝砚,然其至晚亦系清中期旧物,又曾经丁立诚著录并李辅耀收藏及与温州之渊源关系,自当不失为一方名砚也。 温州博物馆藏有“宋高宗御赐王十朋端砚”,馆藏号2158/1。198...
书画收藏 2018-10-01 20:56 0 2065
宋高宗御赐王十朋端砚辨伪

王翚的西溪情结

西溪山水,宋时已为人所誉。叶绍翁有《西溪》诗,言“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村野之趣,跃然纸上。 明人王思任,更爱西溪的清幽,所谓“一岭透天目,千溪叫雨头。石云...
书画收藏 2018-10-01 20:53 0 2920
王翚的西溪情结

再谈书法临摹与创作

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和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书协副主席刘一闻关于“临摹与创作”展开了一次对话。“临摹是学书的主要方法”、“临摹是不断的体验和实践”、“风格是当代性命题最合适的选择”、“写字与书法不是一回事”这...
书画艺术 2018-10-01 20:49 0 2537
再谈书法临摹与创作

从邵岩“射墨”看“江湖书法”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仅要有文化修养和探索精神,更应有文化担当的责任。书法可以多元化,书法家身份也可以多元,但必须是核心价值观前提下的多元,否则就是另类,不是个性,而是花样搞怪。 前不久,因为网上某直播平...
书画广角 2018-10-01 20:48 0 2239
从邵岩“射墨”看“江湖书法”

“书法家”头衔之困惑

书写虽言“小道”,却是学问“心法”,虽非学问家不能,但万众皆可为之,只是难以成法。 写字只知古有法书之谓,不见有“书法家”之称。窃以为,“书法家”乃后人乘西学东侵,书写工具改变之机,以西学“分科”思维...
书画广角 2018-10-01 20:46 0 2689
“书法家”头衔之困惑

巨来印风 石破天惊

陈巨来(1904-1984年),名斝,别号安持老人,平湖乍浦镇人,寓居沪上,自幼喜爱篆刻,青少年时代拜嘉兴陶惕若为师。1924年入一代印学泰斗赵叔孺先生门下,潜心钻研篆刻艺术,于师门之外又能自出机杼,独具气象,...
书画艺术 2018-10-01 20:43 0 2969
巨来印风 石破天惊

摄影艺术的美学与智慧

杉本博司、森山大道、荒木经惟、马克·吕布、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欧文·潘……这些大师佳作近日在第五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展出。这一沪上热事一年比一年火爆。本期跟随摄影师的脚步,丈量博览会的同时,领略摄影的视觉力...
书画广角 2018-10-01 20:40 0 2223
摄影艺术的美学与智慧

读姬佐秋先生花鸟画近作有感

近读姬佐秋先生焦墨梅花巨制,为其一改清新水墨作品风格而取雄强奇险大写意思路的探索所震撼。他晚年变法,自辟蹊径,其胆识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不由想起朱熹的一首《墨梅》诗来: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书画创作 2018-10-01 20:38 0 2414
读姬佐秋先生花鸟画近作有感

得天然

世间爱山水者,自有山水之乐,月映万川,处处皆圆,不经意处,俱为天然。 天然原本就在其间,如不以无人而不芳之幽兰,只是无人在意而已。 读生文不如玩熟文,大概就是要在熟悉的地方发现天然;恨天下无...
书画文学 2018-10-01 20:23 0 2632
得天然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