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陆俨少先生往事

听人说,长寿者兼有妇人相,回忆与陆俨少老先生相处的一段往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他不善言辞但和蔼可亲的样子。 湖州原属嘉兴地委所在地,撤地变市后,要筹建市级的湖州书画院。当时,陆老任浙江画院院长,所以邀...
书画艺术 2018-10-01 20:21 0 3307
与陆俨少先生往事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18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等。其山水画师法周臣、李...
书画赏析 2018-10-01 20:18 0 4985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18

钱君匋封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

钱君匋是国际公认的中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大师。他说自己大概做过4000多件装帧设计,从今天的研究来看,他在民国的设计活动可不只是“封面设计”那么简单。如果我们能对他一生的作品详加搜集整理,以他为个案进行研究,我想...
书画广角 2018-09-30 21:35 0 5210
钱君匋封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

张大千的自画像

张大千的传世自画像,究竟有多少?据张大千研究学者傅申博士估计,有100幅以上。追随大千艺事活动数十年的老友黄天才,在《五百年来一大千》一书中选印了50多幅大千历年自画像。 张大千自画像以“己巳自写小像...
书画赏析 2018-09-30 21:32 0 4924
张大千的自画像

齐白石的艺术知己: 徐悲鸿

齐徐关系的基础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即在北京画坛受到的压力和艺术观念上的认同。 齐白石到北平后艺术上的知己好友,主要是两个人:陈师曾和徐悲鸿。陈师曾与齐白石的交往,在1917至1923年间,短短数年,但...
书画广角 2018-09-30 21:26 0 3203
齐白石的艺术知己: 徐悲鸿

读童中焘国画《平湖秋月》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如唐朝崔颢写的《黄鹤楼》,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杜甫登泰山写的《望岳》,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这些诗都把该景写活了,写绝了,成了该景的肖像诗。诗如此,画也如此。童中焘老师画的《平湖秋...
书画艺术 2018-09-30 21:22 0 2681
读童中焘国画《平湖秋月》

有出息的画家

最近在一次讲座上,有朋友问: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有出息的画家。当时没来得及详谈。事后想想,觉得有必要再补充一下。 其实衡量一个画家有没有出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在画界能谋个所谓的一官半职...
书画文学 2018-09-30 21:19 0 3156
有出息的画家

“永和九年” 及两晋砖铭

两晋、南北朝书法虽诸体皆备,有些字体仍处于趋变的不确定期,这时的砖铭风情万种,丰富奇幻如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雨,灿烂绚丽而渐至陨落。 西晋时太康、元康年号铭文砖数量大制作精。“太康三年岁在壬寅八月甲戌朔...
书画艺术 2018-09-30 21:16 0 3240
“永和九年” 及两晋砖铭

江浙砖的藏与玩

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制造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出土的砖见于西周的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古砖上的文字和画像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丰富多彩的砖文、画像不但为历史、考古、古文字及书法史的研究提...
书画收藏 2018-09-30 21:11 0 2612
江浙砖的藏与玩

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侧记

《天工开物·彰施》有言“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把大自然的色彩、万物的姿态“据为己有”,展现于一方织物之上,这就是染缬千变万化的魅力。 4月19日-...
画里画外 2018-09-30 21:05 0 2959
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侧记

张元济致张惠衣信札

20世纪30年代张元济给张惠衣信函两通、蔡元培给张元济信函一通,内容有关张惠衣专著《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出版事宜。三通信函,均未收入《张元济全集》、《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在《张元济年谱》一书中也未提及。因此...
书画广角 2018-09-30 20:57 0 2824
张元济致张惠衣信札

山水花鸟画呈现的时代表情

我国花鸟画与山水画融合的探索,始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时期小景山水画的出现,代表性作品为宋初福建三阳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北宋画家宋迪创作的《潇湘八景》图。宋以降的后代画家均有涉及这一类题材的作品,明清尤盛...
书画艺术 2018-09-30 20:50 0 3522
山水花鸟画呈现的时代表情

浅论解剖正确与美感塑造

现在很多美术作者对解剖不重视,笔者曾和不少搞当代艺术较有影响的画家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他们对掌握解剖规律对作品形式美感起着非常关键作用的观点嗤之以鼻,认为解剖早就过时了,现当代艺术重要的在于观念而非技巧,而且认为...
书画史论 2018-09-30 20:42 0 2528
浅论解剖正确与美感塑造

丝丝发绣融深情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头发作为人体生命物质的一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用头发制作艺术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文价值和纪念意义,所以发绣艺术在当代具有更多的象征性和符号...
画里画外 2018-09-30 20:38 0 2883
丝丝发绣融深情

读画札记两则

传北宋民间画家杨威所作《耕获图》,停踞在一柄小小绢质纨扇上。摇一摇,插秧,牛犁,打场,入仓……纷忙农事哗啦而至。 集 市 午后,我躲在一座小山梁旮旯,于关仝《关山行旅图》里,眺探了其时吸睛的...
书画广角 2018-09-30 18:12 0 2092
读画札记两则

他把铜与木的工艺融成经典

春节前某日,雨雪断断续续已下了一周,位于杭州城北半山的刘华铜艺工作室内却齐聚着几十位书画家、设计师、工美大师,他们冒着雨雪从各地赶来,参加他召集的雅集活动。彼时室外寒冬料峭,室内其乐融融,大家吟诗作对,书福画春...
书画广角 2018-09-30 18:09 0 1901
他把铜与木的工艺融成经典

书法自古为文人末技乎

编者按:日前,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爱国带领其研究生进行了一场“对书法自古为文人末技的探讨与反思”的专业教学话题讨论。期间,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话题进行了发散性的阐述,现将讨论整理成文字,希望能给人以启发,...
书画艺术 2018-09-29 22:12 0 2625
书法自古为文人末技乎

用了这么多年纸,你选对了吗

什么样的宣纸才是好宣纸?这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伪问题,因为宣纸的好与不好,主要是消费者(使用者)如何消费、使用的问题,也就是用宣纸具体做什么的问题。 宣纸与书法、...
书画广角 2018-09-29 22:08 0 2063
用了这么多年纸,你选对了吗

一种批评文化的消失

时过境迁,留言簿失去了往日的功能,时下被题字簿、宣传册取而代之。留言簿失去的不仅是时光,更是一种批评文化的消失。 当我们踏进书画展厅,抬头看见的是作品,低头瞧见的不是宣传册,便是题字簿,感到纳闷的是曾...
书画广角 2018-09-29 22:06 0 2084
一种批评文化的消失

不以审美为基础的收藏要不得

艺术品是特殊商品,离开艺术本身高谈阔论、盲目投入的商人,最后只能吞下自酿的苦酒。 各个艺术机构都在炒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画家,没有几个能炒出来,好画家如果能炒出来,那么瓜子厂老板最有资格做经纪人。有的美协...
书画史论 2018-09-29 22:04 0 1962
不以审美为基础的收藏要不得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