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写生当摆设

没有“写生”,就创作不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佳作,切莫将“写生”当儿戏,当摆设。“写生”原本是中国画创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今也被披上“利益”的外衣,成为各种营利和炒作扬名的借口与工具,使原本庄重、严肃、学术性强的...
书画艺术 2018-09-21 23:04 0 2276
莫把写生当摆设

细“观” 深“思” 活“创”

小学阶段“设计·应用”美术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
书画艺术 2018-09-21 22:53 0 2869
细“观” 深“思” 活“创”

勾勒岁月的斑驳

在报社做了30年的记者,一次邂逅让李昆武开始涉足连环漫画,用画笔开拓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并用其回溯自己的人生旅程。他巧妙地融合了多种艺术流派,包括传统绘画、宣传画、报刊插画、漫画、白描和水墨画,作品风格独树一...
书画广角 2018-09-21 22:50 0 2586
勾勒岁月的斑驳

赋予作品以诗意

24岁那年,她便离开家乡日本,前往伦敦学习平面设计。关名津子编织的梦境总是充满了各种画面:凿刻出的保罗·兰德的视觉素材、索尔·巴斯的电影片名以及更广泛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平面设计师的作品。 她的插...
书画广角 2018-09-20 20:08 0 2393
赋予作品以诗意

一位插画师的审美品趣

倘若一个人真正处于当下时刻,他便会脱离自己的故事,不被过去所定义。拥抱当下,与生命一起不断成长变化,保持鲜活流动,这就是艺术的本质。 问:怎么定义与评价自己的身份?对于未来有什么期望? 答:...
书画广角 2018-09-20 20:06 0 2051
一位插画师的审美品趣

叶瑜荪的竹刻缘

实际生活中,“竹刻艺术家”的身份,对叶瑜荪来说是属于“业余”,他的本职身份是一名文化行政工作和文艺团体工作者,至今仍是桐乡市丰子恺研究会会长、杭州师范大学弘一丰子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出版过多种桐乡文史研究性著...
书画广角 2018-09-20 19:54 0 2867
叶瑜荪的竹刻缘

自得乾坤造化心

叶圣陶先生是生长于苏州,从苏州走向全国的一代师表。与圣老知交20余年的茅盾先生,在1943年为其祝50寿时写到:圣老的作品于“初无惊人处”透露着他朴素谨严的作风与敦厚诚挚的情感。1946年,圣老在开明书店20周...
书画广角 2018-09-20 19:50 0 2878
自得乾坤造化心

厘清粗糙和精致

粗糙和精致是两个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概念。粗糙听上去有弄弄的贬义味道,一般意味着不讲究,不细致,不耐看;而精致则与之相反,往往给人以严谨、细腻、装饰感强的正面印象。对于文艺作品来说,追求精致避免粗糙似乎也是毋庸置疑...
书画广角 2018-09-20 19:48 0 2059
厘清粗糙和精致

对当代艺术中 认知缺憾的批评

“超越性”和“介入性”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两个指向,但在时下,相对于“介入性”各种变体的发展来讲,“超越性”的缺失是亟需提醒的问题。 “超越性”为何被遮蔽 20世纪特定的知识构成使对中国古代...
书画广角 2018-09-20 19:44 0 2547
对当代艺术中 认知缺憾的批评

漫说继承传统

文艺创作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是继承与创新,这里的继承一定是对过往的继承,通俗一点说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当然这个传统不仅指中国的传统它也包括世界一切的传统。其实,不仅如何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就是单单的这个传...
画里画外 2018-09-20 19:42 0 2555
漫说继承传统

“当代艺术”之谜

不论是蔡国强的天梯还是光怪陆离的波普艺术,当代艺术已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乱花渐欲迷人眼。然而,当代艺术虽然迷人,却普遍不易被欣赏和看懂,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欣赏和收藏当代艺术?有什么诀窍吗? 谈及“...
书画广角 2018-09-20 15:27 0 2557
“当代艺术”之谜

当代艺术 走红的背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备受市场冷落。至于当代艺术的画家,则纷纷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去寻求艺术发展,像海上画坛著名的“四大金刚”——陈逸飞、魏金山、夏葆元、赖礼痒都先后前往美国,以及陈丹青、...
画里画外 2018-09-20 14:37 0 2347
当代艺术 走红的背后

别用巨资收藏“无知”

艺术品收藏是一个很老的话题。自古至今有数不尽的藏家,他们用收藏的作品物证了中国的艺术史。 文化艺术是文明之公器。表面上看,艺术品的收藏纯粹属于个体的行为,但是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因素,则是在于时间的考验、...
画里画外 2018-09-20 14:35 0 2584
别用巨资收藏“无知”

吴昌硕画价为何高不过齐白石

当下,谈起书画收藏和拍卖,绕不开两位艺术大师,这就是吴昌硕和齐白石;同时,也绕不开一个话题,为什么吴昌硕的画价没有齐白石高? 就业内人士来看,吴昌硕的艺术综合素质和作品质量高于齐白石,这是不争的事实,...
书画收藏 2018-09-19 12:41 0 3745
吴昌硕画价为何高不过齐白石

如何处理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与创作是书法界的永恒话题,是每一个书法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只要你拿起毛笔写字,就绕不开它。 每一个人对临摹和创作都有自己的见解,可是如何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临摹的问题,创作...
书画艺术 2018-09-19 12:36 0 2383
如何处理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是与古人对话

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唯一一个可取的方法和路径。绘画可以临摹、写生,然后中得心源。学习书法,除了临摹,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取得进步。我认为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很多人,包...
书画艺术 2018-09-19 12:27 0 2759
临摹是与古人对话

有见识地去临摹

临摹和创作,这个问题几乎和每一个搞书法篆刻的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书法和篆刻是传统文化,是两门传统艺术。无论是广义上的或是狭义上的借鉴,都是跟临摹有关系,所以,平时写字也好,练习书法也好,学习印章也好,开始那...
书画广角 2018-09-19 12:19 0 2220
有见识地去临摹

写字与书法不是一回事

写字这门功课跟书法这门学问,我在青年时代是分不清楚的。念中学时看到别人字写得好,尤其是老师们的字,心里就想:哎呀,书法写得这么好!因为分不清书法与写字是有区别的,而且自己心目当中的所谓好的标准,就是功夫扎实,一...
书画艺术 2018-09-19 12:13 0 3347
写字与书法不是一回事

书法批评何不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当下,书法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一种不成文的认识:书法批评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又不可或缺。“书法批评”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创作”和“批评”剥离开来,成了“两张皮”。只见书法创作是如何的繁荣状,但难见书法批评的景气和...
书画艺术 2018-09-19 10:55 0 2368
书法批评何不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浅析《石门颂》长垂笔的形成

《石门颂》又称《杨猛文颂》,于东汉建和二年刻于褒斜山谷幽僻处。从其内容来看,是用来表彰杨猛文等上奏请求修复褒斜道的功绩。其书刻自然飘逸、笔力遒劲,被后人推崇有加。 时代原因 长垂笔源于篆书并...
书画艺术 2018-09-19 10:24 0 4536
浅析《石门颂》长垂笔的形成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