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 美与漂亮 我曾在山西见过一件不大的木雕佛像,半躺着,姿态生动,结构严谨,节奏感强,设色华丽而沉着,实在美极了!我无能考证这是哪一朝的作品,当然是件相当古老的文物,拿到眼前细看,满身都是虫蛀的小孔,肉麻... 书画天地 2017-09-21 13:56 0 2430
硬笔书法艺术和人文特征 任何一门艺术的产生到走向成熟,都离不开一个长期的艺术原始积累和文化扩张,这正如一个社会形态的诞生,它不是从天而降,而必须有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这期间必然要经过多次文化的、思想的以... 书画广角 2017-09-21 13:42 0 3524
印章的历史及意义 20世纪30年代,古董家黄浚在其《邺中片羽》中首次著录了三枚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玺,这被考古学家认定为最早的玺印。1992年李学勤先生发表了《玺印的起源》一文,认为这三枚铜玺为“商代古玺”。过去一般印学家都把古玺印... 书画艺术 2017-09-21 13:35 0 6181
临摹程式化 临摹,主要为重复前人的样板和学习前人的优秀经验。重复前人的样板即为对前人遗留的“模式”的学习,以前人优秀经验及留存的绘画“模式”来掌握前人总结的“概念”。“概念”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字的方式。如传统画兰法中... 书画天地 2017-09-21 13:25 0 1861
写好字需“破除迷信” 有人说,你说了半天应该怎么写字,破除那些个迷信的说法,不切实际的说法,那么你说怎么写才算写好了呢?我认为这个“好”的标准又有又没有。有人说,那个笔画是方的,刀斩斧齐的那就是好;有人说揉了多少球然后描出来的圆疙瘩... 书画文学 2017-09-21 11:44 0 2576
让鲜明个性的作品支撑自己 据《梁书》、《陈书》、《南史》记载,参与昭明太子萧统文学集团活动的文士有刘孝绰、王筠、殷芸等三十余人,而参与梁简文帝萧纲文学集团活动的文士则有徐摛、张率、庾肩吾等四十余人。这些文士围绕在萧统、萧纲周围,各呈锦绣... 书画文学 2017-09-21 11:37 0 2358
书法 健康 长寿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亦是文化瑰宝,它不仅具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欣赏的艺术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是一种格调高雅的特殊的健身活动,所以练习书法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纵观我国历代曾有许多长寿的... 书画文学 2017-09-21 11:30 0 3961
中国书法的国际生涯 随着经济文化的国际一体化;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升;国际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的同时;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也随之被广泛吸纳和备受青睐;当然,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也不例外。... 书画文学 2017-09-21 11:19 0 2878
中小学写字教育需要重视 经常听到人们议论,现在的学生写字太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一、电脑日益普及,用电脑打字方便、快捷、易修改,而手写速度慢,易出错;二,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时间认真琢磨字的写法,更难有时间专门练字;三,... 书画文学 2017-09-21 11:07 0 1973
石材的艺术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就是古典建筑的眼睛。作为建筑中与人接触最多的构件,它也就成为装饰的重点,换言之,也就成为艺术表现的重点,诚如世界着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中国的窗子不仅有着实用性,更是一门艺术、一... 书画文学 2017-09-21 10:59 0 1930
年画历久弥新成城里人“新宠” 很多人儿时的春节记忆,一定有粉红、靛蓝的年画作为底色。过年时,一张张色彩艳丽、吉庆热烈的年画,贴上被烟熏黑的土墙,把简陋的家装点得焕然一新,唤起了多少人发自内心的笑。可以说,过年少了年画,就少了太多的中国元素,... 书画文学 2017-09-21 10:45 0 1918
三类鉴定专家不受欢迎 昨日,武汉一些资深藏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有偿鉴宝中的得失,他们总结出最不受欢迎的三类“专家”。 一是“万金油”专家。这类专家好像什么都知道,上至唐宋,下至明清,无一不通;从瓷器到玉器,从... 书画文学 2017-09-21 10:40 0 2207
掌握并运用鉴定方法是关键 前面所讲大都是联系认识论和辩证法着眼。将宏观和微观两者结合起来,加入几个实例,斟酌问题的需要,作些说明和阐述。旨在进入具体鉴定之前,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而不是概念化的框架,不至于坠入汪洋大海中,为纷繁的许多细节所迷... 书画文学 2017-09-21 10:33 0 1971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摘录 【用 笔】吾国文字,先有契书而后有笔书(笔书中有毛笔书、竹笔书,说文:聿,笔也,作隶,从手执竹枝点添书字之形象也。漆汁浓腻,不易行走,故笔画头粗尾细,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焉)。吾国绘画亦先有刀画,而后有笔画,其... 书画天地 2017-09-20 20:27 0 7157
黄宾虹——我的画论 中国艺术本是无不相通的。先有金石雕刻,后有绢纸笔墨。书与画亦是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音乐、博弈,亦有与图画相通之处。 观乎人品,画亦可知。是以画分三品:曰神、曰妙、曰能;三品之上逸品尤高。三品之中有学... 书画天地 2017-09-20 20:18 0 2853
张大千——我的理念 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昼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祗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绝端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 书画天地 2017-09-20 20:10 0 1905
双钩书法入东瀛 3月下旬,我随镇江友好交流团访问日本,见到樱花盛开,花团锦簇,一片春光。樱花比往年提前两周开花,这在日本也是百年未遇的奇观。 出国前,团长姚安南知我善书法,便关照出访时的写字差事由我打发。... 书画天地 2017-09-20 19:39 0 3345
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 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先器识而后文艺 丰子恺 李叔同先生,即后来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的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文艺的先驱者。早在五十年前,他首先留学日本,把现代的话剧、油画和钢琴... 书画天地 2017-09-20 19:29 0 2852
画家程熙印象 程熙是我的老小友或小老友。初识程熙时她还是个芳华双十左右的少女,聪颖温良,善解人意,气韵非凡。可能由于智商超越等伦,很少与同龄人来往,而是愿意与比她年长至少一倍的朋友对话。钱钟书第 一次在我家见到她... 书画天地 2017-09-20 14:22 0 2831
丁雪峰谈中国画教学 在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举办的“全国中国画拔尖人才写生创作高端培训”首期班开学前,《人民美术》副主编孙晓然(以下简称“孙”)与山水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丁雪峰(以下简称“丁”)就中国画高研班的教... 书画广角 2017-09-20 13:59 0 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