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氤氲满乾坤,王冕
自文人画形成独立的体系后,梅、兰、竹、菊就为许多画家所钟爱,且被誉为“四君子”。就梅而言,先众芳而花,先天下而春,山崖水畔,香飘万里,是历代诗人墨客所吟诵的对象。赏梅有“四贵”之说,即“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38
0
3850
赏读刘一闻的墨竹作品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不仅为诗人所赞颂,而且也是画家经常表现、称赞的物象。如宋代的文与可、柯九思、苏东坡,元代的倪瓒及清代的蒲华、郑板桥等都是画竹高手。&n...
书画艺术
2017-08-18 14:19
0
2340
书法艺术与国家文化安全
书法是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哲学、美学、思想、宗教等元素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儒家的“致中和”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书法中均有表现。...
书画艺术
2017-08-18 14:09
0
2264
沈周行书《玉楼春牡丹图题词轴》
明代中期以后,书法逐渐摆脱了“台阁体”的制约,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天下法书归吾吴”。这一转变的标志,即是“吴门书派”的出现。作为“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从初学沈度一脉而转向师法宋代典...
书画艺术
2017-08-18 13:15
0
2855
人格观照生命凸显,苏轼
翻开中国书法史,不难发现,每个时代的书法皆有其独特的艺术面目,无数弄潮儿站在潮头进行变革创新。而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正是那些紧握历史脉搏、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记的先圣贤哲。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 苏轼为北宋著...
书画艺术
2017-08-18 13:11
0
2604
让源远流长的牙雕艺术传承下去
中国象牙雕刻历史是极其悠久的,从考古资料看,在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的文物中就有象牙梳子、镂空的象牙筒,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象牙工艺品。象牙雕刻作品欣赏 在河南安阳的殷墟遗迹中,发现了一些用...
书画艺术
2017-08-18 11:51
0
4271
中国民间美术传承人张明建
山东临沂的彩印花布艺术是繁盛自农村的实用艺术,相传源于秦汉,历经代代相传,明清、民国时期在临沂地区盛行开来。彩印花布色彩古朴而浓艳,大红大绿中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图案大方并具丰富的寓意内涵,是凝结当地质朴民风...
书画艺术
2017-08-18 11:46
0
2516
聂跃华和她的水彩画《春》
聂跃华的水彩画《春》把读者带入一个色彩交汇的诗的世界,画面上洋溢着的饱满的激情,与其说是源自视觉的张力,毋宁说是艺术家蓬勃的生命活力使然。该作品曾经入选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并受到观众好评。画面上,徘徊在蓝色和...
书画艺术
2017-08-18 11:43
0
1719
浮华与动荡的岁月《子夜》
1986年11月,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授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奖的百余件作品从题材到创作风格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美术界释放激情、张扬个性的普遍思潮。画家们通过白描、水墨、素描、油画、版画...
书画艺术
2017-08-18 11:40
0
2055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
回眸新中国60年来的美术精品,可从董希文有独特民族形式的《开国大典》始。中国美术家协会新近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美术家努力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开国大典》便是堪称有豪...
书画艺术
2017-08-17 20:34
0
8854
向艺术的自由王国迈进, 张明宝
甘肃画家张明宝是一个地道的黄土高原上的汉子,朴实憨厚,直爽率真。他平日里虽话语不多,但为人、做事都很实在。他自幼热爱书画艺术,但因家贫而不能进入学校深造,而是靠自学在艺术的田园里默默耕耘了四十个春秋,并取得了一...
书画艺术
2017-08-17 20:23
0
1919